(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五)教学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2、个别教学3、分组教学4、复式教学5、现场教学
(六)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难点
二、教材处理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合理。 2、学生状况分析得准确,采取对策恰当。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恰当。 2、教学方法灵活、实用。
四>、教学手段
l、教学手段新颖。 2、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自然、新颖。 2、新课讲解透彻。
3、演示实验正确、科学。 4、反馈练习恰当。
5、归纳总结简要、明确。 6、板书设计精当。
六>、教学基本功
1、语言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2、板书字迹工整、准确、美观。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4)教学关注学习还是关注人?
十一、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作用: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和检验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