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断与监测
(一)休克的诊断
凡遇病人大量失血,重度感染或严重创伤时,应考虑到休克发生的可能性。临床观察中,如病人精神兴奋、烦躁不安、冷汗不止,心率加速,脉搏细速,脉压缩小,尿量减少,即可诊断为休克。若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四肢发凉、口渴不已、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33kPa(70mmHg)】时,病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所以诊断休克的主要依据,根据它的临床表现。
2.诊断休克的主要依据
A.临床表现
B.脉率变快
C.血压下降
D.动脉氧分压<60nmfflg
E.尿少
2.答案:A
(二)休克的监测
1.一般监测
(1)精神状态 神志清、反应好→脑灌注够,神志淡漠、头晕眼花或改变体位时晕厥→循环血量不足
(2)肢体温度色泽 反应体表灌注:温暖、干燥、指压松开迅速转红→灌注好,否则→休克
(3)血压 代偿期可正常,收缩压<90 mmHg,脉压<20 mmHg →休克;血压回升脉压增大→休克好转
(4)脉率 脉搏细速早于血压下降→休克可能,血压回升之前出现脉搏清楚手足温暖→休克好转。休克指数(脉压/收缩压mmHg):0.5→无休克,超过1~1.5→休克,>2→休克严重
(5)尿量 <25ml/h,比重高→肾血管收缩或容量不足;血压正常尿量少比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尿量稳定在30ml/h以上→休克纠正
【真题】7.血压下降在休克中的意义为
A.是诊断休克的唯一依据
B.是休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C.是估计休克程度的主要指标
D.是组织细胞缺氧的主要指标
E.是休克最早的指标
答案:C
试题点评:血压在休克代偿期可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
2003年考题:
判断休克已纠正除血压正常外,尿量每小时至少应稳定在( )
A.25ml以上
B.30ml以上
C.40ml以上
D.50ml以上
E.60ml以上
答案:B
9.肱动脉收缩压下降至多少kPa以下时肾小球滤过基本停止
A.8.0kPa
B.9.OkPa
C.10.OkPa
D.11.0kPa
E.12.OkPa
9.答案:A
2.特殊监测
特殊检测的方法有: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CO/CI),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测定,DIC实验室检查。
(1)中心静脉压(CVP)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
正常5-10cmH2O
低血压时
CVP<5cmH2O →血容量不足。
CVP>15cmH2O→心功能不全、肺血管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加。
CVP>20cmH2O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真题】27.休克病人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值为25 cmH2O,表示
A.肺梗塞
B.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
C.肺循环阻力增加
D.血容量不足
E.充血性心力衰竭
答案:E
【真题】10.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
A.心脏指数
B.血气分析
C.肺动脉楔压
D.中心静脉压
E.心排出量
答案:D
【真题】4.女,85岁,因大量呕血、黑便送来急诊。既往有冠心病,肾动脉硬化。立即给予输血、补液及相应的止血措施。对此患者指导液体入量及输入速度最有意义的参考指标是
A.中心静脉压
B.肘静脉压
C.血压
D.心率
E.尿量
答案:A
试题点评: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在反映全身血容量及心功能状况方面比动脉压要早,患者高龄,大量输血补液后易出现循环超负荷,因此A是最适合的选项。
7.血容量不足时中心静脉压往往低于多少(cmH20)
A.14
B.12
C.10
D.8
E.5
答案:E
(2)肺动脉楔压(PCWP)
肺动脉压(PAP):10-22mmHg
PCWP:6-15mmHg,其增高表示肺阻力增加;若PCWP> 30→肺水肿;CVP不高而PCWP增高:慎输液(控制入量和速度),降肺阻力。
(3)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CO/CI)
休克时心排量一般都降低, 但感染性休克时可增高。
心脏指数(CI)正常值:3.20±0.20L/(min/平方米)。
外周血管阻力(SVR)=(MAP-CVP )/CO,正常值:100-130kPa.S/L
(4)动脉血气分析
PaO2:75-100mmHg
PaCO2:35-45mmHg(正常按40计算)
pH:7.35-7.45
休克时,PaCO2一般都较低或正常。通气良好而PaCO2超过 45-50mmHg→肺功能不全。PaO2低于60mmHg,吸纯氧后无改善→ ARDS。
(5)动脉血乳酸测定
正常值:1-2mmol/L。
休克时,乳酸盐浓度会持续升高则表示病情严重。
(6)DIC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少于80×109/L,纤维蛋白原少于1.5g/L,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秒以上,可确诊为DIC。
四、治疗原则
①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
②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③纠正微循环障碍;
④增进心脏功能和恢复人体的正常代谢。
(一)一般措施:控制出血、应用休克裤、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头部和下肢。
(二)补充血容量:BP、CVP、尿量是严密观察的指标,根据其变化来调节补液的量和速度。
(三)积极处理原发病:扩容基础上清除病灶,必要时手术治疗。如腹部损伤,肝脾破裂等。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应用碱性药物纠酸,休克早期不用碱性药物,休克纠正后可自行改善。
(五)心血管药物的应用:少用缩血管药物,扩容基础上用扩血管药。
(六)治疗DIC、改善微循环:扩容扩血管,必要时应用肝素或抗纤溶药物。
(七)皮质激素:感染性或严重休克-减轻细胞损伤,减少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为避免影响免疫功能和引起应激性溃疡,多采取大剂量短时间应用,一般不超过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