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代偿期和抑制期
(一)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轻度)休克: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持续时间短
1.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在20%(800ml)以下,机体可通过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刺激交感-肾上腺轴的活动代偿循环血容量的减少。
2.典型临床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速、过度换气等。
3.血压正常或稍高,反映小动脉收缩情况的舒张压升高,故脉压缩小,以及心跳加快、四肢冷、出冷汗。尿量正常或减少。尿比重升高,尿pH值下降,尿钾改变不明显,尿钠不高。若处理及时、得当,休克可得到纠正。
(二)休克抑制期-休克期
1.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更缩小。
2.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四肢冰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还可有代酸表现。
3.若皮肤、粘膜出现淤斑或消化道出血,表示病情已发展到DIC阶段。
4.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发绀或咳出粉红色痰,PaO2降至8kPa(60mmHg)以下,吸入大量氧也不能改善症状和提高氧分压时,常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存在。
休克不同分期和程度的临床表现
分期 |
程度 |
临床表现 |
估计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成人)(ml) |
|||||||
神志 |
口渴 |
皮肤粘膜 |
脉搏 |
血压 |
周围循环 |
尿量 |
||||
色泽 |
温度 |
|||||||||
休克代偿期 |
轻度 |
神志清楚,伴有痛苦的表情,精神紧张 |
口渴 |
开始苍白 |
正常发凉 |
100次以下,有力 |
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增高,脉压缩小 |
正常 |
正常 |
20%以下(800ml以下) |
休克抑制期 |
中度 |
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 |
很口渴 |
苍白 |
发冷 |
|
收缩压12~9.33kpa(90~70mmHg)脉压小 |
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
尿少 |
20%~40%(800~1600ml) |
重度 |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
非常口渴,但可能无主诉 |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
冰冷(肢端更明显) |
速而细弱,或摸不清 |
收缩压在9.33kpa(70mmHg)以下或测不到 |
毛细血管充盈非常迟缓,表浅静脉塌陷 |
尿少或无尿 |
40%以上(1600ml以上) |
【真题】8.女性,45岁,遭车祸时左季肋部撞伤脾破裂。血压80/60 mmHg(10.6/8 kPa),神志尚清楚,脉搏120次/分,表情淡漠,口渴,面色苍白。估计出血量达
A.400~500 ml
B.600~700 ml
C.800~1 600 ml
D.1 700~2 400 ml
E.>2 400 ml
答案:C
试题点评:据患者临床表现诊断为休克中度,失血量应为20%~40%,因此选择C。
2004年考题:
成年病人因失血致意识模糊、血压测不到,估计失血量( )
A.>800ml
B.>1000ml
C.>1200ml
D.>1400ml
E.>1600ml
答案:E
由于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感染性休克可按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分成高排低阻型(高动力型)周围血管舒张,心输出量增加和低排高阻型(低动力型)
(一)低排高阻型 多见,血管收缩反应为主,表现:皮肤苍白、湿冷、甚至发绀,尿少或无尿——冷休克
(二)高排低阻型 血管扩张,皮肤温暖、干燥、色红、尿量不减——暖休克
感染性休克的两种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冷休克(高阻力型) |
暖休克(低阻力型) |
神志 |
躁动、淡漠或嗜睡 |
清醒 |
皮肤色泽 |
苍白、发绀或花斑样发绀 |
淡红或潮红 |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
湿疹或冷汗 |
温暖、干燥 |
脉搏 |
延长 |
1~2秒 |
脉压(kPa) |
<4(30mmHg) |
>4(30mmHg) |
尿量(/h) |
<25ml |
>3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