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解题技巧

更多

河南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预测: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纵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从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形态的活动。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控制,教育自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教育的等级森严,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辩论和死记硬背。

  (二)近、现代学校

  1.近代社会的教育

  (1)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

  (3)教育的世俗化

  为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2.现代教育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计划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作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重视学前教育,并强化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各国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凸显。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