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解题技巧

更多

2015北京教师资格《教育学》全背80分以上

第七章

1. 简述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1) 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2) 教学依据,师生纽带。
(3)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依据。
(4) 检查和监督依据,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2. 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社会生产力。
(2) 政治经济制度。
(3) 文化和科学技术。
(4) 受教者身心发展需要与特点。
(5) 课程理论。
3. 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及优缺点有哪些?
又叫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安排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1) 知识体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知识本位,社会本位。
(2) 知识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
(3) 重视理论知识,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事实教给学生。
优点:短时间教基本原理,系统掌握经验和科学知识。
缺点:不完全照顾需要和兴趣,不利于社会生活能力发展。过细,不利于综合把握世界的联系。
4. 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及优缺点是什么?
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特点:
(1) 儿童需要兴趣个性出发,儿童本位,经验本位。
(2) 儿童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 重视理论知识。
优点:重视适合兴趣爱好,注意教材心里组织,激发积极,主动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很有效果。
缺点: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利于传递人类文化遗产。
5. 简述综合课程及特点。
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构成一门学科。
三种形式:
(1) 有内在联系学科融合一起形成新学科,叫融合课程。
(2) 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形成的综合课程,叫广域课程。
(3) 以问题为核心,几门学科结合,叫核心课程。
6. 简述隐性课程及其对学生影响的特点。
一般指构成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他们对学生产生经常而有效的影响;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和非制度文化,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对学生影响特点:
(1) 无意识性。
(2) 空间的广泛性。
(3) 内容的全面性。
7. 简述课程计划设计的一般原则。
(1) 注重课程水准的合适性。
(2) 充分体现均衡性。
(3) 充分灵活性。
(4) 稳定性和和科学性。
8. 论述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
(1) 选择化和个性化。课程结构形式既适合所有,又个别化和处方化,学习者可以选取不同组合。
(2) 平衡化。内部因素之间在量上和质上平衡。寻求内容平衡,包括不同层面,例如不同目标,不同学科的平衡。
(3) 综合化。A科学最突出特征是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加强。B传统课程主要是按照科学分化的体系来确定科目和制定课程的。C知识整体化提出了新要求——课程内容综合化。只有注重综合化,才能提供合理知识结构。
(4) 管理多极化。课程管理上,发挥国家,地方,学校作用,各自赋予一定权限,既保证质量,又增加灵活性创造性。
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基础教育目标作出明确阐述。
(1) 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态度,获得技能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加强课程与生活社会联系,关注兴趣经验,精选知识技能。
(4) 改变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接受信息能力,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5) 改变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适应性。
10. 学科课程标准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1)保持基本要求。
(2)有一定选择性。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4)体现课程中最精华知识,结合生活实际。
11.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性质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
内容包括:
(1) 研究性学习。
(2)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 劳动与技术教育。
(4) 信息技术教育。
12.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遵循哪些原则?
(1) 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关系。
(2) 恰当处理学校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生成性目标,主题的关系。
(3) 课时集中,分散使用相结合。
(4) 整合校内,校外课程。
(5) 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 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