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
整个大山一下倒掉
本报讯 昨天,村民龙启才回忆起山体滑坡的时候仍然充满惊恐。
龙启才称,28日下午2时许,他蹲在距离滑坡点一公里左右的地方。他最开始看到的是山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小裂缝,“有碎石子落下来”。他没有在意,过了十分钟之后,他突然看到山的一边突然冒起了黑烟。“崩的一声”,他说就像放大炮一声巨响。随后山的一侧歪了下来,“就像撞在旁边的山上一样”,随后大团大团的泥块滚了下来。
他说整个时间持续了不到两分钟,山边的房子一下子就被闷住了,滑坡一直越过房子,滑过了公路。
龙启才边跑边喊。他说让他最难接受的就是随之而来的整个山谷的平静。
多名村民表示,在滑坡之前,大寨村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在滑坡的前夜,“雨是惊人的大”。到了滑坡的那天中午,雨慢慢小下来,滑坡的时候是毛毛细雨。
而正因为一直下雨,很多村民才没有出门干活,呆在家里,没有躲过这场劫难。
■ 猜测
有村民称滑坡与水电站有关
本报讯 “我们这个地方几十年没有大的滑坡。”昨天,多名大寨村村民表示,大寨村所处的地方有时会有小的滑坡。但这些小的滑坡都没有造成什么危害。“我们都没有当回事”。
这次出现大的滑坡,有村民认为和周围建水电站有关。
村民卓光友称,2004年旁边的光照水电站建成后,村里总是觉得地在震动。“一年有两三次”,他说像放炮一样,震一下,房子跟着摆动。他说村子里很多人的房子都裂了。他说之前也曾经向政府反映,都没有得到回复。
村长岑朝阳说确实有村民有这种意见,“但是现在没有任何证据”。
■ 回应
专家:滑坡与水电站无关
本报讯 昨天,在现场考察的地质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副总工刘传正表示,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山体滑坡,是由于强降雨。他说发生滑坡之前,该处的降雨达到了260毫米,而整个关岭的降雨达到了310毫米。再加上这个地方的山已经裂了,强降雨加上山裂,造成了这个滑坡。
他说,可以确定这次滑坡和建水电站没有关系。首先这是一个小水电站,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其次水电站距离山体滑坡的最高点有1200米,距离很远,因此不是水电站的原因。
刘传正表示,这次山体滑坡并没有列入十万个地质灾害点的范围内,“这是一个遗憾的地方”。他说村民由于司空见惯,所以对这次滑坡没有足够的警觉。
■ 救援
大型机械进场作业
据新华社电 目前,贵州安顺市关岭县山体滑坡现场通向外界的简易公路已抢通,大型机械进场作业。
安顺副市长罗荣彬介绍,救援面临三方面困难:
一是灾害现场随时可能发生滑坡。二是作业场地狭窄,大量大型机具不能同时作业。三是此次灾害发生的滑坡体体量巨大,直接影响了搜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