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译文
人造生命
造物是上帝的特权。无论从物理还是化学的角度来说,人造生命有多么合情合理,人类内心一直有这样一种观念——生物是特殊的,它不仅仅是一定数量的原子晃来晃去相互反应的结果,而是,神之光芒,天地之精华的融合。现如今,卑微的人类也造物了,想必令人震惊。
1995年,美国的两位生物学家——克瑞格·温特和汉密尔顿·史密斯,第一次解开了一个活的有机体(一个细菌)的DNA序列。最近,他们制造出了一个有人造基因的细菌——也就是说,他们创造了一个没有祖先的生命。较真的学究们可能会争辩只有新生物的DNA是实验室制造的,科学家们不得不从现已存在的昆虫的躯体中取得DNA,然后才开始造物。然而,难题已被拿下。现在,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天,科学家们在电脑上设计新的细菌(最终可能是新的动植物),并让它们按照程序设计的那样生长。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一成果比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更能证明人类对自然的掌控。然而,原子弹虽然有二战的庇护,其性质实则是不折不扣的破坏;生物是一门关于培育和生长的学科;合成生物学前景广阔,作为一门科学技术现已运用于人造生命以及无数的和人造生命相比不是那么引人注目的科学发展中。从短期来看,合成生物学有助于研发更好的药品、耐旱作物、清洁能源,甚至是用于振兴化工业。从长期来看,谁知道会有什么奇迹诞生并发展呢?
乍看起来,人造生命是个好东西。然而,这并不是多数人的看法,他们认为,比起“创造”,“干涉”这个词更好。科学家们是不是太自负了呢?他们的自负会不会招致惩罚呢?实验台上的烧瓶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噩梦呢?
这些问题不是杞人忧天——对于那些像本刊这样,一直满怀热情支持科技进步的人们来说,也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生物学的新进展确实可能在带来进步的同时,带来巨大的伤害。是“捕食”,“疾病”还是“养育”,“生长”在生物学上都是均等的。但是,好也罢,坏也罢,人造生命已是既成事实。创造生命不再是上帝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