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5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复习2-4

  1。脉象分类与主病

  (1)浮脉类 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故归于一类。

  ①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

  【主病】表证、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脉气鼓动于外,脉应指而浮,故浮而有力。内伤久病体虚,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亦有见浮脉者,必浮大而无力。

  ②洪脉

  【脉象】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里热证

  【脉理】洪脉的形成,由阳气有余、气壅火亢,内热充斥,致使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正虚邪盛的危险证候或为阴液枯竭,孤阳独亢或虚阳亡脱。此时,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

  ③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如帛在水中。

  【主病】虚证,湿证

  【脉理】濡脉在主诸虚,若为精血两伤,阴虚不能维阳,故脉浮软,精血不充,则脉细;若为气虚阳衰,虚阳不敛,脉也浮软,浮而细软,则为濡脉。若湿邪阻压脉道,亦见濡脉。

  ④散脉

  【脉象】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如杨花散漫之象。

  【主病】元气离散

  【脉理】散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的危重证候。因心力衰竭,阴阳不敛,阳气离散,故脉来浮散而不紧,稍用重力则按不着,漫无根蒂;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故脉来时快时慢,至数不齐。

  ⑤芤脉

  【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失血,伤阴

  【脉理】芤脉多见于失血伤阴之证,故芤脉的出现与阴血亡失,脉管失充有关,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因而形成浮大中空之芤脉。

  ③革脉

  【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脉理】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由于精血内虚,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如之阴寒之气收束,因而成外强中空之象。

  (2)沉脉类 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① 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主病】里证。亦可见于无病之正常人。

  【脉理】病邪在里,正气相搏于内,气血内困,故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② 伏脉

  【脉象】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脉理】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③ 弱脉

  【脉象】极软而沉细。

  【主病】气血阴阳俱虚证。

  【脉理】阴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阳衰气少,无力鼓动,推动血行,故脉来沉而细软,而形成弱脉。

  ④ 牢脉

  【脉象】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主病】阴寒凝结,内实坚积。

  【脉理】牢脉之形成,是由于病气牢固,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坚牢不移。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症瘕有形肿块,是实在血分;无形痞结,是实在气分。若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病证,是阴血暴亡之危候。

  (3)迟脉类 迟脉类的脉象,有迟、缓、涩、结四脉。脉动较慢,一息不足四到五至,故同归于一类。

  ①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寒痛冷积,迟而无力为虚寒。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脉理】迟脉主寒证,由于阳气不足,鼓动血行无力,故脉来一息不足四至。若阴寒冷积阻滞,阳失健运,血行不畅,脉迟而有力。因阳虚而寒者,脉多迟而无力。邪热结聚,阻滞气血运行,也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按之必实,迟脉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②缓脉

  【脉象】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湿证,脾胃虚弱。

  【脉理】湿邪粘滞,气机为湿邪所困;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缓脉见怠缓;平缓之脉,是为气血充足,百脉通畅。若病中脉转缓和,是正气恢复之征。

  ③涩脉

  【脉象】迟细而短,往来艰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血亏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脉理】精伤血少津亏,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气滞血瘀、痰、食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④结脉

  【脉象】脉来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

  【脉理】阴盛气机郁结,阳气受阻,血行瘀滞,故脉来缓怠,脉气不相顺接,时一止,止后复来,止无定数,常见于寒痰血瘀所致的心脉瘀阻证。结脉见于虚证,多为久病虚劳,气血衰,脉气不继,故断而时一止,气血续则脉复来,止无定数。

  (4)数脉类,数脉类的脉象,有数、疾、促、动四脉。脉动较快,一息超过五至,故同归一类。

  ①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脉理】邪热内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因邪热盛,正气不虚,正邪交争剧烈,故脉数而有力,主实热证。若久病耗伤阴粗,阴虚内热,则脉虽数而无力。若脉显浮数,重按无根,是虚阳外越之危候。

  ②疾脉

  【脉象】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主病】阳极阴竭,元阳将脱。

  【脉理】实热证阳亢无制,真阴垂危,故脉来急疾而按之益坚。若阴液枯竭,阳气外越欲脱,则脉疾而无力。

  ③促脉

  【脉象】脉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阳热亢盛,气血痰食郁滞。

  【脉理】阳热盛极,或气血痰饮,宿食郁滞化热,正邪相搏,血行急速,故脉来急数。邪气阻滞,阴不和阳,脉气不续,故时一止,止后复来,指下有力,止无定数。促脉亦可见于虚证,若元阴亏损,则数中一止,止无定数,必促而无力,为虚脱之象。

  ④动脉

  【脉象】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主病】痛证、惊证。妇女妊娠反应期可出现动脉,这对临床诊断早孕,有一定价值。

  【脉理】动脉是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气血冲动,故脉道随气血冲动而呈动脉。痛则阴阳不和,气血不通,惊则气血紊乱,心突跳,故脉亦应之而突跳,故痛与惊可见动脉。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