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面试辅导

更多

2014下半年小学教师面试:需要具备的素质

  二、教育素质

  (一)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具有科学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把教育教学搞好。为此,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作为小学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迅速发展,教育科学也日新月异。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能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教育水平,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教师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要注意联系实际,培养自己把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使教育科学理论真正发挥作用。

  (二)教育实践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作为一个教师,两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评语和操行评语等,字要写得端正、整洁、美观。教师语言大量的是口头语言,对此要求应更严更高。教师的口头语言,首先要求准确,要发标准音。选用词汇要科学,通俗易懂。词句要完整,系统连贯,逻辑性强。重点要突出,观点鲜明。其次要求语言具有教育性,要注意语言修养,讲究文明,用健康高尚的语言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教师说话要富于情感,用健康高尚的情感激发学生,感染学生。第三,语言表达要具有艺术性,要富于表情,抑扬顿挫,语调语速适当,并以手势和姿势辅助说话,使之生动有趣、富于幽默感。要依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话语、语气和语调,以达到语言表达的理想效果。

  2.教学实践能力

  (1)具有研究和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正确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确定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和关键,掌握编制学年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的能力。(2)具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加工,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的能力。(3)具有科学布置和指导学生作业并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及时作好辅导,科学地组织成绩考核与考试,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提高,以及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4)具有听课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具有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吸取别人优点和克服自己缺点的能力。(5)农村小学教师还要具有根据需要组织复式教学的能力。

  3.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1)具有研究和了解学生思想、学习、身体状况,了解班集体和少先队的整体状况,依据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职责制订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计划的能力。(2)具有选择干部,组织班级和少先队集体,建立班级和少先队组织,形成班级和少先队核心,帮助班级和少先队干部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工作的能力。(3)具有利用教师威信和权力,借助学生守则和学校制度建立常规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召开班会、队会和开展多种活动进行集体教育,利用宣传工具建立集体舆论、形成健康班风的能力。(4)具有深入了解学生,鼓励、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向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和转化后进生,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能力。(5)具有建立与教师、家长和社会联系,利用一切力量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能力。(6)具有进行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1.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敏性品质。教师的这种教育机敏性品质首先是产生于教师平时对教育问题的不断的艰苦的思考。其次,这种教育的机敏性品质也来源于对儿童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观察和了解。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敏性还有赖于教育经验的积累。

  2.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应该遵循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学生冲突或突发事件,第一要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责任感。教师对问题或事件的处理应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给他带来伤害。第二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教师应当在临场时善于发现、及时捕捉学生在现场表露出来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和激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发为炽烈热情,化为积极的行动。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所持的心态不同,处理的方法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3.处理和解决偶发事件,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症下药。例如学生在课间发生冲突,情绪波动而影响上课。有经验的教师会首先抚慰受害较大的一方,利用其优点,让其有好的表现,然后加以表扬,使其情绪稳定,从而进入正常教学活动,矛盾的具体解决留待课后进行。对有生理或心理缺陷或学习差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则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鼓励全体学生有耐心,并有意识地鼓励帮助他们。

  (四)教育科研能力

  小学教师要打破进行科研的神秘感,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观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可以观察社会、观察儿童、观察教育,我们这里重点强调观察儿童。小学教师应善于从对儿童的言语、行为、喜怒哀乐情感的观察中获得儿童内心世界的第一手材料,去研究他们的需要、性格、知识与心理水平,为教育教学提供依据,使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一样,既具有普遍规律,又具有特殊规律。现代教育科学虽然提出和解决了许多带有普遍性的教育原理和规律,但要把它们用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更有待进行新的研究。因此,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所有教师的职责。教育科学研究内容、范围很广,例如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等。但从小学教师实际需要出发,可多进行教材研究、小学儿童身心特征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要学习教育科研方法的知识,要学会观察,要具有创造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题实验能力(详见本书第十四章)。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