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MODS的临床特征及初步诊断
器官 |
病症 |
临床表现 |
检验与监测 |
心 |
急性心力衰竭 |
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
心电图失常 |
外周循环 |
休克 |
无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血压降低,肢端发凉尿少 |
平均动脉压低、微循环失常 |
肺 |
ARDS |
呼吸加快、窘迫、发绀,需吸氧和辅助呼吸 |
分析有血氧降低等,监测呼吸功能失常 |
肾 |
ARF |
无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尿少 |
尿比重持续在1.010±尿钠、血肌酐增多 |
胃肠 |
应激性溃疡麻痹 |
进展时呕血、便血、腹胀、肠音弱 |
胃镜检查见病变 |
肝 |
急性肝衰竭 |
进展时呈黄疸,神志失常 |
化验肝功能失常,血胆红素增多 |
脑 |
急性中枢神经功能衰竭 |
意识障碍,对语言、疼痛刺激等减退 |
|
凝血功能 |
DIC |
进展时有皮下出血淤斑、哎血、咯血等 |
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试验也可失常 |
5.ARDS最早期的症状是
A.呼吸加快窘迫感
B.明显呼吸困难
C.病人发绀
D.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E.肺部听诊有哕音
答案;A
四、预防原则
1.重视诊治各种急重症时的整体观念 不但要明确主要病变的部位,病损程度与性质,还要了解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订立常规制度,运用监测技术,保证抢救治疗的重点和科学性,还应避免顾此失彼而诱发MODS。
2.重视病人循环和呼吸 尽早纠正低血容量、组织低灌流和缺氧,以避免损害肾、脑、肠胃等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
3.防治感染 是预防MODS极为重要的措施,因一部分MODS直接起源于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腹膜炎等;另一部分发生于创伤、烧伤等病例,也易合并感染。对感染的病变,要尽可能使之局限化,减轻毒血症。
4.积极改善全身状态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进营养状况,消除恐惧焦虑情绪,这些对于保证免疫功能和各器官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5.及早治疗任何一首先发生衰竭的器官 阻断病理的连锁反应,以避免出现MODS。
2003年考题:
预防MODS的基本要点中, 错误的是( )
A.重视诊治急重症时的整体观念
B.重视病人循环呼吸
C.防治感染
D.积极改善全身状态
E.及早治疗序贯继发的多个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
答案:E
考题分析:及早治疗任何一首先发生衰竭的器官,阻断病理的连锁反应,以避免出现MODS。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一) 病因
1.肾前性
大出血、休克、腹水时,因血容量减少→心排出量不足→尿少。如不及时治疗,可使肾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
2.肾后性
因双侧输尿管或肾的尿流突然受阻而继发肾衰竭。
3.肾性
肾缺血和肾中毒→肾实质性病变;大出血、感染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反应 →肾缺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某些重金属和
四氯 化碳,生物毒素,X线造影剂→肾中毒。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
1.少尿或无尿期临床表现
24小时总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不足100ml为无尿。尿比重低而固定,在1.010~1.014之间,尿中常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其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常见的致死原因。
【真题】5.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A.高磷血症与低钙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氯血症
D.高镁血症
E.高钾血症
答案:E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①水中毒:水分大量蓄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以至昏迷。
②高血钾:不及时纠正,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③高镁血症:当镁升至3.0mmol/L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肌力减弱、昏迷、心电图异常。
④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肾排泄磷减少,而转向肠道排泄时,与钙结成不溶解的磷酸钙,影响钙的吸收,从而出现低钙血症。可导致抽搐,加重高血钾对心肌的损害。
⑤低钠血症:见于呕吐、腹泻等原因造成的钠丢失过多;钠输入过少与水潴留;“钠泵“效应下降,使细胞外液钠含量下降;肾小管再吸收钠的功能障碍。
⑥低氯血症:氯伴随钠而丢失,呕吐时氯的丧失量增大。
⑦酸中毒:因酸性代谢产物蓄积,肾小管功能损害,丢失碱基和钠盐,造成代谢性酸中毒。
(2)代谢产物积聚—蛋白质代谢产物不能经肾排泄,含氮物质积聚于血中而呈现氮质血症,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同时血内酚、胍等毒性物质也增多,形成尿毒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倦怠无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
(3)出血倾向—血小板因子Ⅲ的不足与缺陷,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肝功能损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常有皮下、口腔粘膜、齿龈及胃肠道出血,加重血钾和尿素氮的升高,甚至出现DIC。
【真题】1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血镁、磷、钙代谢异常是
A.高镁、高磷、低钙
B.低镁、高磷、低钙
C.高镁、低磷、高钙
D.低镁、高磷、高钙
E.高镁、高磷、高钙
答案:A
【真题】15.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少尿期或无尿期出现水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A.钠中毒
B.酸中毒
C.未严格限制入水量
D.体内内生水过多
E.抗利尿激素增加
答案:C
试题点评:答案D也是水中毒原因,但依据此题,在治疗中出现水中毒,应选C 为最佳答案。
【真题】6.女,45岁,因交通事故,双股骨干粉碎骨折第2天。其24小时尿量200 ml,下列化验结果不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是
A.血钾5 mmol/L
B.尿素氮14.2mmol/L
C.血镁1.4 mmol/L
D.血磷0.89 mmol/L,血钙2.96mmol/L
E.血浆肌酐106 mmol/L
答案:D
试题点评: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会出现代谢产物积聚,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还可出现高钾、高镁、高磷、低钙血症,因此D不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
【真题】10.男性,42岁,患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休克36小时,经抗休克治疗后行胰腺和其周围坏死组织清除、腹腔引流术。术后心率106次/分,血压96/60 mmHg(12.8/8 kPa),中心静脉压10 cmH2O(9.8 kPa)。呼吸频率22次/分,动脉血氧分压66 mmHg(11.5 kPa),尿量10 ml/h,尿比重1.002。此病人目前最紧急的并发症是
A.心功能不全
B.肺功能衰竭
C.肾功能衰竭
D.血容量不足
E.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少尿且尿比重偏低,而血压正常,因此考虑为肾功能衰竭。
2.多尿期临床表现
⑴少尿或无尿后的9~14日,如24小时内尿量增加至400ml以上,即为多尿期的开始,一般每日尿量可达3000ml以上。此期约14日。
⑵尿量可突然增加,逐步增加或缓慢增加,后者预后不良。
⑶多尿期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主要并发症是低血钾与感染。
(三)少尿或无尿期治疗
1.控制入水量:“量出而入,宁少勿多”,以防肺水肿、脑水肿、血压升高或心功能不全,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水+非显性失水-内生水。以使病人体重每日减轻0.5㎏为宜。
2.营养: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每日热量5020~6280kJ(1200~1500kcal)。
3.应用具有蛋白合成作用的激素 苯丙酸诺龙或丙酸睾丸酮。
4.抗感染: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慎用,必须用时,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四)电解质失调的处理
1.高钾血症:禁摄含钾食物,忌用含钾药物,不输库存血。如血钾超过5.5mmol/L,要迅速纠正。
2.血钠降低:给予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溶液,兼有纠正酸中毒和纠正高钾血症的作用。
3.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降至13.5mmol/L时,给予11.2%乳酸钠、5%碳酸氢钠或7.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每次100~200ml。
4.低血钙症: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每日2~3次,静脉注射。
5.血液净化:血尿素氮>25mmol/L,血肌酐>442μmol/L或血钾> 6.5mmol/L,出现水中毒,经一般措施不能改善,酸中毒不能用补碱纠正者,应进行透析疗法。常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法。
【真题】18.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少尿期或无尿期,需紧急处理的电解质失调是
A.低氯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钙血症
D.高镁血症
E.高钾血症
答案:E
【真题】12.45岁女性,严重骨盆骨折,24小时尿量200 ml,血钾5.9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3 mmol/L,血尿素氮27 mmol/L,下列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A.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
B.11.2%乳酸钠溶液60 ml,缓慢静脉注射
C.口服钠型树脂10 g,每日3次
D.血液透析
E.输同型库存血200 ml
答案:E
试题点评:患者目前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因此禁忌输含钾液,而库存血成分含钾量高,所以错误的治疗措施为E。
【真题】11.男,60岁,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钾5.6 mmol/L,下列治疗措施有原则性错误的是
A.10%氯化钾20ml静脉滴注
B.口服钠型树脂15g,每日3次
C.山梨醇5g,每2小时口服一次
D.5%碳酸氢钠溶液100ml,缓慢静脉滴注
E.25%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3~5 U) 200ml,缓慢静脉滴注
答案:A
试题点评:患者目前已经出现高钾血症,因此禁忌补钾。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治疗
1.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增进营养及蛋白质补充
3.预防感染
4.注意合并症发生
2002年考题:
下列关于休克病人预防急性肾衰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及时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避免肾缺血
B.矫治休克时不宜使用易引起肾血管收缩的药物
C.对有溶血倾向的病人应保持肾小管通畅、碱化尿液,避免肾小管损害
D.休克合并DIC时,要及时应用肝素治疗
E.病人只要出现尿量减少时,要及时使用利尿剂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