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考点解析2

  4.治疗

  (1)及早治疗导致低钾血症的病因,减少或中止钾的继续丢失;

  (2)可参考血清钾测定的结果来初步确定补钾量。

  如病人有休克,应尽快恢复血容量,补充钾盐,口服最安全可靠,不能口服者经静脉滴注氯化钾,必须遵循静脉补钾原则:

  浓度:不过高≤O.3%,也即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克;

  速度:不过快(<80滴/分,也即输入钾时应控制在20 mmol/h以下);

  见尿补钾:也即无尿不补钾(尿量>40ml/h);

  补钾不过量(24 h补钾量<6~8 g:100~200mmol)。

  静脉补钾时,心跳和脉率减慢常是血钾升高的标志,必要时要做心电图,防止高血钾发生。

  例题:

  1.补钾速度一般每小时不宜超过

  A.10mmol

  B.20mmol

  C.30mmol

  D.40mmol

  E.50mmol

  答案:B

  试题点评:可参考血清钾测定的结果来初步判定补钾量。如患者有休克,应尽快恢复血容量,尿量达40ml/L后,再给以经静脉补钾,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mmol/L,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200mmol/L;能口服者,应口服钾盐。

  2.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

  A.尿量钾含量减少

  B.尿量低于30ml/h

  C.尿量超过60ml/h

  D.尿呈酸性

  E.尿呈碱性

  答案:B

  二、高钾血症

  血清钾超过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1.病因很多,但大多和肾功能减退,不能有效排出钾有关。

  (1)进入体内或血液内的钾增多(口服或静脉输入氯化钾、服用含钾药物、组织损伤及大量输入库存较久的血液);

  (2)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急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及盐皮质激素不足等;

  (3)经细胞的分布异常(酸中毒、应用琥珀酰胆碱以及注入精氨酸等)。

  2.临床表现:一般无特殊症状。

  (1)有时有轻度神志模糊或淡漠、感觉异常和四肢软弱等;

  (2)严重高钾血症有微循环障碍表现:皮肤苍白、发冷、青紫及低血压等;

  (3)常出现心跳缓慢或心律不齐,甚至心跳骤停;

  (4)高血钾、特别是血钾超过7.0mmol/L时,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为QRS增宽、PR间期延长。

  3.诊断

  对有引起高钾血症原因的病人,出现一些不能用原发病来解释的临床表现时,即应考虑有高钾血症的可能,并立即测定血清钾和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心电图表现有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随后为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

  例题:结肠破裂修补术后5天,病人血钠136.0 mmol/L,血钾6.8 mmol/L,血pH值7.3,近24小时尿量520 ml,应诊断为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钾合并等渗性脱水

  答案:D

  试题点评:根据患者血钾6.8 mmol/L诊断为高钾血症。而血清钠为正常水平

  4.治疗

  (1)尽快处理原发病及改善肾脏功能;

  (2)停止一切钾的摄入及输入;

  (3)促进排出体内蓄积的钾,降低血钾浓度:

  1)使K+暂转入细胞内:一般有三种方法:

  ①静脉注射5%碳酸氯钠溶液60~100ml后,再继续静脉滴注碳酸氢钠100~200ml。这种高渗碱性溶液可使血容量增加,K+得到稀释,还可使K+移入细胞内或内尿排出,有利于酸中毒的治疗。注入的Na+,对K+也有对抗作用。

  ②用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每3~4g糖加入1u胰岛素,作静脉滴注。必要时,每3~4小时重复使用,可使K+转入细胞内,使血清钾暂时降低。

  ③如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30u,作静脉持续滴注24小时,每分钟6滴。

  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也可加10%葡萄糖溶液200ml后作保留灌肠。

  3)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可用于肾功能不全者。一般在上述疗法后,血清钾仍不下降时采用。

  (4)对抗心律失常:注射葡萄糖酸钙,钙可以对抗钾,缓解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小编推荐:

  2014年卫生职称考试时间确定

  2014年卫生职称冲刺备考专题

  2014年卫生职称报考指南

  201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汇总

  医学教育考试网创建医学交流群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