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临床助理微生物讲义:真菌

第22单元  真  菌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题,关于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

    重点掌握皮肤真菌的概念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感染类型和致病作用。熟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致病性、新生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并且需要知道新生隐球菌所致疾病的种类。

考点串讲

  一、概述

  (一)生物学性状

  1.分类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按国际通用的真菌分类法可以将真菌界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又可以分为五个亚门:①鞭毛菌亚门;②接合菌亚门;③子囊菌亚门;④担子菌亚门;⑤半知菌亚门。

    2.形态与结构

    (1)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①酵母型真菌:不产生菌丝,芽生方式繁殖,菌落同细菌。②类酵母型真菌:芽生方式繁殖,可产生假菌丝,培养基内可见假菌丝体。

    (2)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大基本结构组成。①菌丝:显微镜下不同菌丝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②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结构。分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孢子形态与结构各不相同,是真菌鉴别和分类的主要依据。

    (二)真菌的繁殖与培养

    1.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能力较强,繁殖方式多样,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型。

    (1)无性繁殖: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就能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病原性真菌主要是此种方式繁殖。

    (2)有性繁殖:指经过两性细胞配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是普通真菌主要的繁殖方式。   

     2.真菌的培养

    (1)培养要求:营养要求不高,病原性真菌常用沙保培养基。由于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差别很大,故鉴定真菌时均以沙保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准。

    (2)培养特性:生长慢,培养时间长。

    (3)菌落形态:沙保培养基上,一般真菌可形成以下三种类型菌落。酵母型菌落;②类酵母型菌落;③丝状型菌落。

  (三)真菌的致病性

  真菌在机会感染及食品卫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真菌可通过不同的形式致病。

  1.浅表真菌感染  由致病性强的外源性真菌引起。

  2.真菌机会性感染  多由寄居在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引起。

  3.深部真菌感染

  4.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①真菌中毒症;②真菌毒素与肿瘤。

  5.超敏反应  某些菌丝或孢子可引起临床超敏反应。

  此外,菌群失调、因患肿瘤、服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均可引起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

  二、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   

  引起表面角化组织感染的真菌统称浅部真菌,引起浅部真菌病(癣)。包括两类。

  1.皮肤癣菌  是指一些主要引起皮肤浅部感染的真菌。

  (1)种类:主要有毛癣菌、表皮癣菌和小孢子癣菌三个属。

  (2)致病性:直接或间接接触(毛巾、衣服、浴盆、理发工具等)传播。引起多种癣病,以足癣最常见,也是人类最多见的真菌病。一种皮肤癣菌可引起全身多部位的癣;一种癣也可由几种不同皮肤癣菌引起。

    2.角层癣菌  主要侵犯皮肤角质或毛干表面,不引起组织炎症反应的一类真菌。可引起花斑癣(俗称汗斑),一般只影响外观而不影响健康。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