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临床助理微生物讲义:病原性球菌

第9单元  病原性球菌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7题,分别是关于致痴陛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链球菌属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肺炎链球菌致病性,这些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考生也需要掌握葡萄球菌属的分类及致病性、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特征及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特征。

    考生需要了解甲型链球菌的致病性、膜炎奈瑟菌微生物学检查及脑淋病奈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考点串讲

  一、葡萄球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无鞭毛,无芽胞,革兰阳性。

  2.分类与分型  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三种。

  3.抗原结构  ①葡萄球菌A蛋白。②多糖抗原。③荚膜抗原。

  (二)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1.致病物质

  (1)凝固酶: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菌株多能产生,常作为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2000)。

    (2)葡萄球菌溶血素。

  2.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①皮肤软组织感染;②内脏器官感染;③全身感染。

    (2)毒素性疾病。

    (3)葡萄球菌性肠炎。

    (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1.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与鉴定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致病性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凝固酶、金黄色色素和耐热核酸酶,有溶血性并且可以发酵甘露醇。

    二、链球菌属

    (一)链球菌分类

    常用下列三种方法。

    1.按溶血现象  分三类: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③丙型链球菌。

    2.按抗原结构分类  根据细胞壁多糖抗原不同,将链球菌分为A、B、C……共20个群,对人致病的菌株90%属A群。同一群链球菌又分若干型。

    3.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性链球菌。

    (二)A群链球菌

    1.生物学性状

    (1)链状排列、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球菌。

    (2)营养要求较高。

    (3)生化反应:触酶阴性。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据此可区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2.致病性

    (1)致病物质主要有三大类:  ①细胞壁成分;②外毒素类;③侵袭性酶,主要包括透明质酸酶、链激酶(SK)和链道酶(SD)。

    (2)所致疾病:①化脓性感染;②中毒性疾病,如猩红热(2005)、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③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3.免疫性  感染后,血清中可出现多种抗体,主要是抗M蛋白抗体,可反复感染。患过猩红热后可获得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三、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大叶性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茵(2003)。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  矛头状、成双排列、有较厚荚膜、革兰阳性。

  2.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基本同甲型链球菌,可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进行鉴别。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有荚膜(20001、肺炎链球菌溶素0、脂磷壁酸和神经氨酸酶等。

  2.所致疾病  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在正常人的口腔及鼻咽部经常存在,一般不致病,只形成带菌状态。只有在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感染后,可建立较牢固的特异性免疫。其免疫机制主要是产生荚膜多糖型特异抗体,起调理作用,能增强吞噬功能。

  四、脑膜炎奈瑟菌  

  俗称脑膜炎球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  肾形,双球菌,有荚膜和菌毛,革兰阴性。

  2.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营养要求较高,专性需氧。

  3.抗原结构与分类

    (1)荚膜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将本菌分为A、B、C、D、X、Y、Z、29E、Wl35和L这10个血清群。

    (2)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将本菌各血清群分为若干血清型。

    (3)脂多糖抗原。

    (4)抵抗力极低。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1.致病物质  主要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

    2.所致疾病  病菌经飞沫侵入人体的鼻咽部,并在局部繁殖。一般表现为3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占90%)、暴发型和慢性败血型(成人多见)。常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严重者表现为暴发型脑脊髓膜炎。儿童发病率较高。

    3.免疫性  体液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1)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与鉴定:先增菌,再在巧克力色平板上划线分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

    (3)快速诊断法:用已知群抗体快速检测相应抗原的有无。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