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二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片剂的制备工艺

  四、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裂片

  解决裂片问题的关键是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从整体上降低物料的弹性复原率。另外,颗粒中细粉太多、颗粒过干、黏合剂黏性较弱或用量不足、片剂过厚以及加压过快也可造成裂片。

  (二)松片

  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松片。前面所讨论的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都直接决定了片剂的硬度,亦即决定了片剂是否会松片。

  多项选择题

  制备片剂时发生松片的原因是

  A.原料的粒子太小

  B.选用黏合剂不当

  C.原、辅料含水量太低

  D.润滑剂使用过多

  E.因原料中含结晶水

  『正确答案』BCD

  (三)黏冲

  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或物料易于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以及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

  最佳选择题

  压片时造成黏冲原因的错误表述是

  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量过多

  C.冲表面粗糙

  D.颗粒吸湿

  E.润滑剂用量不当

  『正确答案』A

  多项选择题

  造成黏冲的原因

  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量过多

  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用量不足

  E.崩解剂加量过少

  『正确答案』BCD

  (四)片重差异超限

  即片剂的重量超出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允许范围,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

  ①颗粒流动性不好,改善颗粒流动性;

  ②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

  ③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应保持加料斗内始终有1/3量以上的颗粒;

  ④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五)崩解迟缓

  除了缓释、控释等特殊片剂以外,一般的口服片剂都应在胃肠道内迅速崩解。若某一品种超出了这一限度,即称为崩解超限或崩解迟缓。

  1.崩解机理简介

  片剂的崩解机理:

  ①有些片剂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成分,遇水后,这些可溶性成分迅速溶解,形成很多溶蚀性孔洞而蚀解溃碎;

  ②当水分透入片剂后,这些“固体桥”溶解,结合力消失,从而发生崩解;

  ③有些片剂中含有遇水可产生气体的物质,遇水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片剂的崩解。

  ④吸水膨胀:崩解剂在干燥状态时具有吸水性,当水分透入片剂中的毛细管网络(即纵横分布的孔隙)时,这些崩解剂将吸收水分并发生体积膨胀,使片剂的结合力被瓦解,从而发生崩解现象。

  ⑤湿润热:片剂吸水后,其中的成分被湿润产生湿润热,这种湿润热使片剂中的空气膨胀,从而造成片剂的崩解。

  2.影响崩解的因素

  影响介质(水分)透入片剂的四个主要参数:毛细管数量(孔隙率)、毛细管孔径(孔隙径R)、液体的表面张力y和接触角θ。

  (1)原辅料的可压性:原辅料的可压性好,片剂的崩解性能差,适量加入淀粉可增大片剂的空隙率,增加吸水性,有利于片剂的崩解;

  (2)颗粒的硬度:颗粒的硬度小影响片剂的孔隙率,近而影响片剂的崩解;

  (3)压片力:压力大,片剂的孔隙率及孔隙径小,片剂崩解速度慢;

  (4)表面活性剂: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变物料的疏水性,增加润湿性,有利于片剂的崩解;

  (5)润滑剂:使用疏水性强的润滑剂,水分不易进入片剂,不利于片剂的崩解,硬脂酸镁;

  (6)粘合剂与崩解剂:粘合力越大,崩解时间越长,黏合剂粘合力大小顺序:明胶>阿拉伯胶>糖浆>淀粉浆。

  (7)崩解剂:见崩解剂部分。

  (8)贮存条件:贮存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影响片剂的崩解。

  (六)溶出超限

  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出规定量的药物,即为溶出超限或称为溶出度不合格。

  产生溶出超限的原因是:崩解迟缓;药物难溶。

  解决方法:

  (1)药物微粉化

  (2)制备研磨混合物:疏水性药物与水溶性或亲水性材料研磨混合,改变药物的润湿性;

  (3)制成固体分散体:改变药物的分散状态,s值增大,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4)吸附于载体后压片:药物以分子态形式被吸附在载体表面,有利于溶出。

  (七)片剂含量不均匀

  所有造成片重差异过大的因素,皆可造成片剂中药物含量的不均匀。此外,对于小剂量的药物来说,混合不均匀和可溶性成分的迁移是片剂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两个主要原因。

  1.混合不均匀

  ①主药量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一般不易混匀,此时应该采用逐级稀释法进行混合或者将小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均匀地喷洒到大量的辅料或颗粒中(一般称为溶剂分散法),以确保混合均匀;

  ②主药粒子大小与辅料相差悬殊,极易造成混合不匀,所以应将主药和辅料进行粉碎,使各成分的粒子都比较小并力求一致,以确保混合均匀;

  ③粒子的形态如果比较复杂或表面粗糙;

  ④当采用溶剂分散法将小剂量药物分散于空白颗粒时,由于大颗粒的孔隙率较高,小颗粒的孔隙率较低,所以吸收的药物溶液量有较大差异。

  2.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的迁移

  在干燥前,水分均匀地分布于湿粒中,在干燥过程中,颗粒表面的水分发生气化,使颗粒内外形成了湿度差,因而,颗粒内部的水分将不断地扩散到外表面;水溶性成分在颗粒内部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的,当内部的水分向外表面扩散时,这种水溶性成分也被转移到颗粒的外表面,这就是所谓的迁移过程。

  最佳选择题

  不影响片剂成型的原、辅料的理化性质是

  A.可压性

  B.熔点

  C.粒度

  D.颜色

  E.结晶形态与结晶水

  『正确答案』D

  配伍选择题

  A.裂片

  B.黏冲

  C.片重差异超限

  D.均匀度不符合要求

  E.崩解超限或溶出速度降低

  以下各题所述的原因在片剂制备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分别是

  1.润滑剂用量不足

  『正确答案』B

  2.混合不均匀或可溶性成分的迁移

  『正确答案』D

  3.片剂的弹性复原及压力分布不均匀

  『正确答案』A

  4.压力过大

  『正确答案』A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执业药师的未来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