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是结合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应用学科,培养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理论基础知识、娴熟的实验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物理学、材料学及检测技术等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理工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立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支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海外留学归国人员3名,博士11名;在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光量子理论、检测与传感等方向形成一定优势;与各类企业和研究所等合作建立多个实习基地。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物理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子线路、固体物理、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无损检测技术、EDA 课程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现有凝聚态物理硕士点一个,设有两个专业方向。
1.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培养能创造性地运用凝聚态物理及发光学知识研究不同激发下的光电信息材料激发,能量传递及效率机制,获得新原理、新现象、新材料、新器件的人才。适于在科研、教学和公司从事工作。光电子材料、器件及物理方向主要关注半导体材料在高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光子激发下的新行为,瞬态时间下的新过程。对不同激发机制下荧光材料的制备机理研究以及器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来可以在大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在企业从事器件研制的工作。纳米非晶功能材料物理研究主要从事纳米级功能材料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或在科研、生产单位从事纳米级功能材料的基础应用研究及开发工作。
2. 无损检测技术方向
常规无损检测技术:①射线探伤、②超声检测、③声发射检测、④渗透探伤、⑤磁粉探伤及⑥涡流检测均为建立在物理科学基础上的检测技术,用于检查材料的内在或表面缺陷,或测定材料的某些物理量、性能、组织状态等,在工业领域与科研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在传统的机械、钢铁、电力及石化行业应用广泛,并且在新能源、食品加工领域的技术指标检测方面也在不断发展。此外,中子射线照相法、激光全息照相法、超声全息照相法、红外检测、微波检测等无损检测新技术在航空、航天也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方向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拓宽就业途径,毕业后可以在科研院所及企业从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品以及一些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研发工作。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结合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传输、存储和和信息交换的光通信技术;用光进行临床医疗、器械控制、精密测量、遥感探测、智能制导等应用的光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等。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理论课程有:应用光学、物理光学、信息光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激光原理与技术、电子线路、光辐射与测量、光纤传感技术、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
主要实践环节有:基础物理实验、光电实验、现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计算机技术在图像处理中应用、EDA 课程设计、光学系统课程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光电信息工程、光电控制等信息产业和研究单位、大专院校、高新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信息光电器件、光电控制系统、光电系统集成、光通信系统和光电信息工程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建设和维护。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光信息专业建立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海外留学归国人员3名,博士10名;形成光电工程、光纤通讯两个方向,拥有物理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两个硕士点,与天津市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习基地。
1. 光电工程方向:
本方向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系统地掌握光电子学、光电检测技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光电检测、电子电路、光学系统、计算机技术等方向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与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本方向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光学工程、光电工程、光电检测、光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
2. 光纤通讯方向:
本方向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系统地掌握光信息、光通信、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光纤通讯技术、电子电路、光学系统、计算机技术等方向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与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本方向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有光通信、光学工程、光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