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理学院始建于2000年,设有六个系两个中心两个研究所,分别是: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基础物理系、应用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物理实验中心、数学实验中心;数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四个本科专业,设有数学、物理学、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同时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学类和物理类公共课的教学任务。
学院现有教职工125名,其中有教授13名、副教授36名,博士教师55名、硕士教师56名。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全校公共课教学任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名教师荣获“天津市教学名师”、 3名教师荣获“天津市优秀教师”、3名教师荣获“天津市教学楷模”、1名教师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2名教师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教学方面,理学院拥有《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3门天津市精品课,物理实验中心是天津市优秀实验室,“大学数学教学团队”是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信息与计算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被评为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有6名教师在历届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8名教师获二、三等奖;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屡创佳绩,在天津市大学数学竞赛、天津市大学物理竞赛中名列前茅,创造了连续十年保持天津市大学数学竞赛理工类团体前两名的神话。2000年以来理学院教师主持国家和天津市教改项目7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
在科研方面,理学院教师近两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近5年发表的论文有600余篇次被《SCI》、《EI》、《ISTP》索引,其中姚永红副教授等发表的论文分别入选2008、2009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国际论文。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24名,有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名、省级特聘教授1名。在非线性泛函分析、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非线性振动理论与应用、生物数学、应用统计、新型多功能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的显微组织计算机仿真研究、量子信息与计算、超快激光技术、强关联电子系统等方向形成了研究特色与优势。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 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掌握信息处理与优化的方法和手段;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具有能够建立数学模型来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教学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本专业设有两个专业方向:
1. 统计方向
该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够对社会经济、工程方面的问题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及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分析与处理,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运筹学方向
该方向以运筹学和数据挖掘作为基础和工具,培养学生挖掘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特征,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的能力,培养具有能够从事实际部门的定量分析与决策工作,而且能够对经济现象、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进行数量和数理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大中型企业、IT公司或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从事数学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与挖掘、或在科研、教育等部门从事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 解析几何、 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随机过程、数值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现代科学计算方法、JAVA、最优化方法、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数据挖掘。
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博士、硕士比例达100%,并获得2008年天津市大学数学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近年来,根据生源情况和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作了大量的调研,及时地修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加强基础课程教学,使得培养的部分毕业生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研究生继续学习,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达20%。部分优秀毕业生被选派到韩国庆尚大学留学深造。此外数学系积极筹划和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立“算法分析与软件设计”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数学基础,掌握算法分析和软件设计及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及核心技术,通过企业实际项目开发的技能培训,具有企业级项目开发的基本技能,能在IT行业研发部门、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信息与安全部门及财政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端软件开发与设计的应用型与创新型理科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数学基础,掌握算法分析和软件设计及信息安全的理论基础及核心技术,通过企业实际项目开发的技能培训,具有企业级项目开发的基本技能,能在IT行业研发部门、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信息与安全部门及财政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端软件开发与设计的应用型与创新型理科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挖掘、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与网络安全、信息论与编码等。
本专业设“算法分析与软件设计”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方向。采用2+2的教学模式,前两年学习数学、计算机、算法和软件基础知识,后两年进入天津市大学软件园学习,与软件园联合培养,以加强软件开发和实践创新能力。入驻软件园后,采用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和企业项目实践教学相结合。
本专业培养毕业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算法基础、软件开发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相关工具及一些专业软件),具有较强的算法分析与软件设计能力和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数学建模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相关理论、技术及应用的前沿发展有一定的了解;熟练掌握企业常用的项目开发工具,通过企业实习,获得软件项目开发的从业经验;具有一定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和算法分析与软件设计及应用;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获取外文专业信息与知识的能力。
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师中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比例达100%,博士后3人,在数学及应用学科、算法分析与软件设计、信息安全等方面具有较雄厚的知识储备,在2008年获得天津市大学数学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2011年,本专业被正式批准为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重点建设“软件设计”方向。
近年来,本专业在充分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办学思路,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并在在校企结合、高校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学生生源情况和相关企业的需求,及时地修订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和校企合作,使得培养毕业生进入北京、天津等城市大型软件龙头企业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继续深造,考研率达20%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被选派到韩国庆尚大学留学,此外本专业还配合理学院积极极筹划和建立校企实践平台和企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