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2年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学辅导:紧张型头痛

  鉴别诊断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对头痛部位、性质及频度的描述。患者的体格及神经检查一般均无异常。对头痛病程超过一年而脑CT或MRI并无异常者,其确诊并不困难;对头痛病程较短者,则应与颅内各类器质性疾病做出鉴别。

  1、偏头痛常见于中青年和儿童,头痛的部位常在颞额眶区,呈发作性、搏动性跳痛,伴恶心及呕吐。发作前常有以视觉障碍为主的先兆征象,如视物模糊、视野有盲点或偏盲等;也可无任何先兆即发作偏头痛。一般历时数小时至数日而缓解,极少数呈偏头痛持续状态。少数患者的偏头痛可能与紧张型头痛同时存在,两者难以区分。

  2、丛集性头痛可能属血管性头痛,与下丘脑机能障碍有关。头痛部位偏于一侧眶颞额区,重者波及全头。头痛发作呈密集性,剧烈且无先兆,其发作迅速,停止也突然。发作时伴以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及多汗,少数出现上睑下垂。每日发作数次,可在睡眠中发作,每次发作历时数10 min至数小时,可连续数日至数周,但缓解期可长达数月至数年。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观察发作,不难与紧张型头痛做出鉴别。

  3、 三叉神经痛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发作短暂性剧痛,每次仅数秒钟,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疼痛性质如刀割、烧灼或针刺样,常因洗脸、刷牙、说话、咀嚼而诱发。患者常可指出诱发疼痛的位置,称为“扳机点”。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三叉神经第2、3支受累较多。若单纯第1支受累,应与ETTH相鉴别。

  4、颅内占位性疾病包括颅内肿瘤、颅内转移癌、脑脓肿及脑寄生虫病等症,头痛系因颅内高压所致。随着病程进展,头痛常伴有喷射性呕吐和眼底水肿,但早期易误诊为紧张型头痛。对病程较短者,除注意眼底改变外,必须仔细神经系统检查,极为重要。如出现病理反射等体征,常提示非紧张型头痛,应及时采用脑CT或MRI检查以助鉴别。

  5、 颅内慢性感染颅内慢性感染引起的头痛包括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猪囊虫病性脑膜炎及梅毒性脑膜炎等症。脑膜炎均以头痛为早期症状,一般皆伴有发热,但部分不典型患者,初期只有低热,且脑膜刺激征阴性,颇易误诊为紧张型头痛。在询问病史时,只要近期有“感冒”史,或查体有可疑的病理反射,应及时考虑腰椎穿刺,详细检查脑脊液的压力、细胞学、生化、色氨酸、墨汁染色等常规化验。必要时同时检测血液和脑脊液的结核抗体、囊虫病免疫试验以及梅毒试验等以助明确诊断。

  治疗

  1、发作期治疗:控制头痛,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等。

  2、缓解期治疗:预防发作。用药如阿米替林、丙咪嗪、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剂(如舍曲林或氟西汀)常有效,心得安对某些病例有用。

  3、精神治疗和物理治疗、松弛术等。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