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考研翻译解题技巧
作为一种考试,考研翻译既具有翻译的一般特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一般翻译相比,考研翻译的最大特点是要在较短的有限时间内翻译出能够获得高分的译文,容不得考生像平常翻译那样去慢慢地斟词酌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加强平时的知识积累,尽可能地增加词汇量并了解英美文化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要缩短考研翻译所需的时间。而要缩短考研翻译的过程,就必须了解考研翻译的特点,掌握考研翻译所必需的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这里,笔者将从考研翻译的过程入手,详细分析考研翻译中所需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并据此提出一个能够有效缩短考研过程的、非常实用而又容易掌握的考研翻译策略——句子结构分析法。它可以让考生在现有的英语基础上,迅速抓住考研翻译的核心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考研翻译,获得理想的成绩。
第一节 考研翻译的步骤
表面看来,翻译就是英汉两种词汇的互相表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译汉不仅仅涉及词义转化的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理解、分析、选词、表达的过程,会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为了突破考研翻译的瓶颈,笔者根据考研翻译的实践和特点,将一般翻译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正确理解阶段和充分表达阶段)详细地分解成四个步骤:分析句子结构、理清逻辑关系、充分表达语义、认真检查核对,以充分突出影响考研翻译的关键因素。同时,借用其中最重要一步的名称(分析句子结构)将这种专门针对考研翻译的方法命名为“句子结构分析法”。
一、分析句子结构
归纳来看,考研翻译五个划线部分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复杂的长句(20个以上单词),或者是带有复杂修饰成分的并列句,或者是带有两个以上从句的主从复合句。所以,结构分析是做好考研翻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分析句子结构,就是要弄清楚以下三点:第一,分割句子,简化结构;第二,浓缩各单句的主干,简化成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第三,确定各单句中的修饰语成分及各词之间的关系。
(一)分割句子
分割句子,就是以简单句为基本单位将整个长句分成若干个短句。英语重结构,无论多么复杂的长句,都是由一些简单句依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这就为分割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分割句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谓语为标准,有几个谓语就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简单句;二是以连接词为标准,有N个连接词就有N+1个简单句。但是,由于英语中省略现象的普遍存在,更多的时候需要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这里的谓语具有广泛的含义,不仅包括一般的谓语动词,而且还包括复合谓语(由系动词+表语组成)。简单而言,这里的谓语就是指包括系表结构在内的时态或者语态的完整组成部分,具体见下表(以英语中最基本的8种时态或语态为例):
英语基本时态和语态构成简表
名称 语态 |
主 动 语 态 |
被 动 语 态 |
一般现在时 |
动词原形或动词第三人称单数 |
am/is/are + 动词过去分词 |
一般过去时 |
动词过去式 |
was/were + 动词过去分词 |
一般将来时 |
will/shall + 动词原形 |
will/shall + be + 动词过去分词 |
现在完成时 |
have/has + 动词过去分词 |
have/has + been + 动词过去分词 |
过去完成时 |
had + 动词过去分词 |
had + been + 动词过去分词 |
现在进行时 |
am/is/are + 动词现在分词 |
am/is/are + being + 动词过去分词 |
过去进行时 |
was/were + 动词现在分词 |
was/were + being + 动词过去分词 |
过去将来时 |
would/should + 动词原形 |
would/should + be + 动词过去分词 |
情态动词 |
情态动词 + 实义/系动词原形 |
情态动词 + be + 动词过去分词 |
连接词,是指所有能够引导从句的词,包括下列七种类型:从属连词(如if)、疑问代词(如what)、疑问副词(如where)、关系代词(如which)、关系副词(如why)、缩合连接代词(whatever)、缩合连接副词(如whether)。
此外,分词短语作状语,尤其是带有较多修饰成分的复杂分词,也可以看作是句子分割的一个基本单位。虽然分词短语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分词短语作状语,实际上也就是省略了连接词和部分谓语的状语从句。
关于句子的分割方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情况,使用自己习惯的或熟悉的一些符号。出于阅读的直观和方便,本书采取“/”来作为分隔句子的符号,其层次关系由数个“/”来表示。例如:“/”表示第一层关系,“//”表示第二层关系,以此类推、逐层递进。“/”的数量越多,表明句子结构越复杂,层次关系越紧密。这样,既能区分句子层次,又能帮助考生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可谓一举两得,是做好考研翻译的一种有效方式。
下面以2009年考研翻译真题的第一句为例,予以实例分析:
【例1】 It may be said //that the measure of 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 is its effect 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 / but 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 of its original motive.
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长句,按照上述分割句子的方法,可以将其分割成两个层次、三个简单句:第一层是由but连接的两个并列句,第二层是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所构成的主从复合句(如上所示)。
(一) 浓缩主干
浓缩主干,是指将分割后的各简单句简化为最基本的五种句型形式(见第二章第一节),即“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其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也包括“宾语+宾补”和“宾语+主补”这两种复合宾语形式)统称为句子的主干成分,以区别于句子的修饰成分(定语、状语和插入语)。
以【例1】为例,该长句可以浓缩成三个主干部分:两个并列句分别是“it may be said that”和“this effect is not a part”,宾语从句是“the measure is its effect”。
(二) 修饰语
修饰语主要是指定语、状语和插入语。其中,定语是用来说明名(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词、词组或句子;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插入语是指插在句子中的词语或句子,其前后一般均有标点符号将其与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
以【例1】为例,第二个并列句中的“its original motive”是“a part”的后置定语,可以直接译为定语;宾语从句中的“the worth of any social institution”是“the measure”的后置定语,“in enlarging and improving experience”是“effect”的后置定语。
英语中的句子成分与词性具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利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及各词之间的关系。下面是英语中的句子成分与词性功能对照表,以便于考生查找对比,进一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英语句子成分与词性功能对照表
名称 项目 |
词性与成分 |
功 能 作 用 |
主语 |
名词、代词、动名词、不定式、从句、数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
句子的主题,句子所述说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 |
谓语 |
动词或动词短语 |
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一般位于主语之后;是时态或语态的完整形式 |
宾语 |
名词、代词、非谓语动词、从句等 |
动作的承受者;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之后;某些动词有双宾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
表语 |
名词、代词、非谓语动词、形容词、从句等 |
说明主语的特征、状态、身份等;位于连系动词之后;系表结构组成复合谓语 |
定语 |
形容词、名词、非谓语形式短语、从句等 |
修饰名词或代词;位置可前可后,短的在前,长的在后;可以用逗号与被修饰词隔开;词可有多重定语,句子可有多个定语 |
状语 |
副词、介词短语、非谓语短语、从句等 |
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或整个句子;副词一般位于被修饰词之前,其他多位于被修饰词之后、句首或句尾;句子可有多个状语 |
补语(主补和宾补) |
介词短语、形容词、非谓语形式、从句等 |
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意义,可分为主补和宾补 |
插入语 |
名词、名词短语、从句等 |
非句子必要成分;一般前后都有标点符号与句子其他成分隔开 |
说明:(1)系表结构又称复合谓语,可以将其整体看作谓语来处理。
(2)补语可以看作是主语或宾语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