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英语资料

更多

考研英语真题报刊阅读100篇连载(六)

参考译文
贪婪的肠道?
虽然大多数人不愿去想,但是人的肠道充满了各种细菌是个不争的事实,它们对人体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阻止病原菌的入侵。作为回报,人类宿主为其提供了温暖的生存环境且供给营养。
但现在这种关系有点“过”了,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位于路易斯)的Jeffrey Gordon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有几种微生物在为宿主供给可利用的营养时表现得异常活跃。如果过去食物稀缺,那么带有该等微生物的人是幸运的,但换作现在他们却是不幸的,因为过多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肥胖。
Gordon博士的研究以论文形式刊登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另外两篇论文则在上个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他和他的小组在《自然》杂志中的两篇论文中提到肥胖与苗条人士的肠道微生物群大不相同,肥胖的人体内的微生物能更高效地将宿主摄取食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研究人员从志愿者粪便样本中提取细菌的DNA,对其进行测序,而后发现肥胖人士体内壁厚菌门的微生物的比例比苗条人士要高。
消化系统内的细菌
这一结果在小鼠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小鼠体内的壁厚菌能更高效地将复杂的多糖转化为结构简单、可利用的糖(例如葡萄糖)。食物量相等的条件下,壁厚菌能有效地产生更多的能量。研究者甚至能使在无菌环境中培养的小鼠变胖或变瘦,这是通过将肥胖或苗条小鼠体内的细菌注射到无菌小鼠体内实现的。
这听上去很简单,但进一步探查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Gordon博士并没有单单检测肥胖和苗条人士肠道细菌的数量,还让几名肥胖人士节食。在这一年中,这些曾经肥胖的人的体重逐渐减轻,他们的肠道微生物也发生了改变以反映其日渐苗条的身材。但是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还不明了,并没有显示是食物构成变化导致的,因为人们无论是靠低脂还是低碳水化合物的食谱减肥,效果都一样。这部分实验表明是体重决定了肠道细菌的多样性,而不是肠道细菌多样性决定体重。
但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却认为细菌多样性是因而不是果,为此还举出一个例证。在本次研究中,乔顿博士用正常小鼠和无菌小鼠做实验,用典型的含大量脂肪和糖的“西方”食物来喂食它们。结果正常小鼠体重增加,无菌小鼠依然保持体重不变。
这些发现着实强调了人与肠道细菌间的关系是何等重要,这些细菌可看作是另一个消化器官,同时人也可以把自己当作一种有机体—— 一个人就像个外壳,里面包了一大群微生物。只可惜,当我们体内这片“土地”不再贫瘠而是富庶的像个超级市场时,细菌们还在拼命地工作,结果只能是过犹不及。

     来源:《2011考研英语历年真题来源报刊阅读100篇》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