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英语资料

更多

2013考研英语历年真题来源报刊阅读100篇(4)

 
背景常识介绍
垃圾食品和缺乏锻炼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两大主因。据国外媒体10月12日报道,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导致肥胖的另一大因素是夜间灯光。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劳拉·方肯博士及其同事,以实验鼠为对象完成了一系列试验。
 
 
参考译文
灯光会使你变胖吗?
 
人们总是把肥胖率的不断上升归咎于很多方面,比如高热量的饮食、精制食品的普及、缺乏锻炼和现代人普遍压力过大等。也许,很快另有别因会归入其中那就是,夜晚的灯光照明。
 
人体的生物钟是由光线来调节的,它负责安排管理每个人的新陈代谢,比如吃饭和睡觉这种例行常规的事。此前有研究表明,通过控制改变基因,可以让动物变得更加丰满,同时使其更易患一些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脏病。至少,在老鼠身上做的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但是,简单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是否会产生与实验相类似的结果,过去并不清楚。
 
 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Laura Fonken组织的研究小组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国家科学院公报的研究报告中称,他们观测了夜间照明对雄性白鼠体重、脂肪与葡萄糖耐受性(诱发迟发性糖尿病的主要潜因)的影响。他们发现持续的光照,哪怕是夜晚轻微的光线,都会致使以上三项监测指标(体重、脂肪与葡萄糖耐受性)有所增长。
 
为了得出以上的结论,Fonken博士把动物实验对象分成了三组。把第一组白鼠放入有恒光照射的笼子里,以此来模拟持续的阴天效果;第二组生活在类似他们自然状态地的笼子里,提供16小时的白昼阴天光线照射与8小时的夜晚黑暗状态;剩下的第三组白鼠则同样暴露在一个有白昼黑夜交替循环的笼子中,但是完全的黑暗被微暗的光芒所替代,这种光芒的亮度相当于闪烁于黎明的第一缕微光。
 
历时八个月的白鼠实验过后,第一组和第三组实验鼠比起处于自然循环状态下的第二组,几乎增加了50%的体重。同样的,他们的脂肪与葡萄糖耐受性也都增加了。尽管他们的食量相同,运动量也差不多。
 
在后续实验中,Fonken博士就单以消化食物的不同时间段能否解释实验结果的差异进行观察。最终发现被迫在“白天”进食的白鼠,(由于)生物钟被严重扰乱,与那些“夜间”进食的白鼠(在黑暗中或昏暗光线下的)抑或是可以自由掘洞的白鼠相比,体重的确增加了约10%。
 
实验结论与人类的情况有何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老鼠与人类在生理上相似,所以类似的实验结果也可能出现在人类身上。但是老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而人是白天活动的,所以这是一个严重的复杂因素。电灯的普及使得许多人推迟了他们主餐的时间,常常在天黑以后吃饭,这是一个事实——正相当于老鼠在白天状态下进食一样。尽管没有对晚食的倾向做确切的研究,但是很多营养学家认为这是导致体重增加的一个原因。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