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咱身的专业发展.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非组织化观摩则没有这些特征。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缺欠的年轻教师可以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其中的关键程序有:
(1)每天进行回顾;(2)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3)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4)布置家庭作业;(5)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4.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过程。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能够完全适应时.便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由上述可见,教师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和需要.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课堂行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教师的发展都会完全经历这三个阶段,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就并没有进入到第三个阶段。
2激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伯利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研究以及德赖弗斯职业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提出的。
(1)新手阶段
新手型教师是指经过系统教师教育和专业学习,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他们表现出以下特征:理性化,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验。
(2)熟练新手阶段
新手型教师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手.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
一般来说,具有2~3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处于这一阶段。
(3)胜任阶段
大部分的新手型教师在经过3~4年的教学实践和职业培训之后。能够发展成为胜任型教师,这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胜任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教学目的性相对明确,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更强的责任心,但是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足够流畅、灵活的程度。
(4)业务精干阶段
一般来说,到第五年,积累了相当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便进入了业务精干的发展阶段。在
此阶段,教师表现出以下的特征:对教学情境有敏锐的直觉感受力,教师技能达到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达到流畅、灵活的程度。
(5)专家阶段
专家阶段是教师发展的最终阶段。只有少部分教师才能达到这个阶段。专家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征是:观察教学情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教师是一个不断面临挑战的职业,所以,教师要有发展的愿望、发展的意识,才能与该职业的特点以及社会的期望相适应。否则,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
1.终身学习的意识
作为现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现代知识的迅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容,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1)终身学习的提出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
(2)终身学习的内容
第一,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是每一个人未来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证。
第二,通晓自己所教学科,成为学科专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只有接受严格的、高层次的学科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仅 仅接受中等教育和最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全面掌握一门学科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全面学习一门学科,包括学科历史、学科结构体系、学科基础理论、学科 知识应用以及跨学科知识等。
第三,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未来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他有关教育的学问.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等。
第四,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信息技术转化为现代教学手段。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视听技术,如广播、电影、影视、录像等;另一类是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技术。
(3)终身学习的要求
第一,有不断学习的意愿。把学习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生活的习惯。这是在学习中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第二,安排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无论是比较专门的时间,还是生活中的“边角料”,都尽可能用来学习。
第三,把学习与工作改进、生活改进等联系起来,使学习有所运用,发挥学习的作用,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为变化为发展而学习.要有强烈的应用意识。
第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知识信息十分庞杂,不善于选择,不善于抓核心,学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从而自己的发展也就受到制约。
2.自主发展的意识
在教师发展上.有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或自主发展两种方式。
自主发展即自己驱动的发展和自己实现的发展.反映的是专业发展的动力特点和方式特点。自主发展是自己驱动的.也是通过自己主动的活动实现的。它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教师自己的实际出发。发展的愿望是内生的,发展的内容和方式是比较符合自己实际的。
教师自主发展体现在:第一,自我诊断,即教师要了解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与不足,对自己发展的目标有设计;第二,自我规划,即通过一定的形式设计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一定时期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第三,寻求支持,即主动地寻求各种支持和专业发展的资源;第四,自我评价,即能够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结果、进步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当然,强调自主发展并不否定和排斥外部的支持和外部安排的专业发展计划.而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需求和目标与外部的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