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事业单位招考

更多

2017年天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

  (2)表格资料

  统计表是统计资料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把统计对象及其指标按一定顺序填列在表内,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特点。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表格和统计数字的结合体。例2:下面是某日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城市天气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空气污染指数
北京1~2级35℃26℃轻度污染
汕头雷阵雨≤3级33℃20℃
成都多云转阴4~6级27℃19℃
天津2~3级29℃22℃
哈尔滨多云4~6级20℃14℃
大同小雨2~3级24℃15℃中度污染
1. 在这一天,温差最小的是哪个城市?( )

  A.成都 B.天津 C.大同 D.哈尔滨

  2. 汕头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低温度高多少? ( )

  A.19℃ B.18℃ C.14℃ D.9℃

  3. 六个城市的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为( )。

  A.25℃ B.26℃ C.28℃ D.30℃

  解析: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值最小的即为温差最小,故题1的正确答案为D;题2中汕头最高气温为33℃,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4℃,差值为19,故题2应选A;六个城市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为28℃,故题3答案为C。

  (3)文字资料

  文字资料试题是资料分析试题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表那样直观、一目了然,而是在一段文字中通过文字描述来表达事物的数量关系。应考者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的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计算、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3.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1-3题。

  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

  实行40小时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

  1.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

  A.80% B.90% C.20% D.10%

  2.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 )。

  A.3.3小时 B.4小时 C.4.4小时 D.6.6小时

  3.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停工占去百分之几?( )

  A.10 B.45 C.50 D.56

  解析:题1的问题是“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根据题意,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故题1的答案为B;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15%的制度工时未被利用,且其中缺勤占去50%,故题2的答案为:44×15%×50%=3.3小时。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为40×10%=4小时,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则停工所占比例为(4-1.6-0.4)/4×100%=50%,故答案为C。

  四、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简介

  (一)测试内容

  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常识和写作水平。

  基本常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科技、历史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写作是测查应考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题型介绍

  基本常识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化试题。

  写作部分要求应考者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要求应考者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五、综合知识(财会类)简介

  (一)测试内容

  综合知识(财会类)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会计基础知识、财务管理和会计相关法律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会计准则的有关基本内容。

  财务管理包括企业筹资决策、股利决策和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会计相关法律知识包括财经法规中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以及经济法基础知识。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