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考生在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前,应认真阅读《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2)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务必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学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和《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3)为保证与考生的信息畅通,请务必填写移动电话号码。有些重要的临时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考生。
(4)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5)报名日期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过期不予补报。如有变化,以国家教育部通知为准。
(6)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报名时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中国传媒大学”。
4.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5.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于2011年11月5日至12日期间,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z.cuc.edu.cn/)查看现场确认须知、核对报考信息并打印现场报名预约单,预约现场报名。
(二)所有考生(含推免生、研究生支教团)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报考点的考生凭身份证、网报成功后生成的报名号及现场报名预约单到我校研招办现场确认及照相。
在其他报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请留意查看相关报考点的通知。考生务必认真阅读网上报名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
五、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一)初试
1.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日期和时间
初试日期和时间2012年1月7日至1月8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4.初试科目
1月7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月7日下午 外国语
1月8日上午 业务课一
1月8日下午 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一般为四个单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均为100分。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初试为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各专业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5.初试地点:选择中国传媒大学考点的考生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选择外地考点的考生到考点所在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6.初试成绩:每年3月份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主页发布成绩,请上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成绩单,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成绩单到我校研招办加盖公章。
(二)复试
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复试分数线请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询,我校不再寄发复试通知书,请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上网打印复试通知书并按复试通知书要求参加复试。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
1.复试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复试中专业笔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名称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4.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主页下载相关表格,在复试报名时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设想、科研成果等。各类型考生请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报到。
①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②往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毕业证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③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④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专科毕业证及专科毕业证复印件、本科段八门课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⑤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结业证书及本科结业证书复印件、本科段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省级以上刊物)或其它科研成果。
六、体检
复试时体检。凡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
七、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要求见当年度复试录取办法。
八、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4.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此类别仅限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九、关于培养机制改革
我校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以当年学校学业奖学金评定相关文件为准。
十、学习年限
我校各专业方向学制请参见《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方向导师及学制目录》。
十一、毕业生就业
在职硕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其他研究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办理。
非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或按照培养合同就业。学校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二、其他
1.考生被录取后在学期间待遇按照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报名至录取期间,请考生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重要信息均在此发布。
3.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请考生报名时一定将本人移动电话和详细通讯地址(省、市、县、单位、邮政编码、姓名等通讯信息)填写清楚。录取期间不要轻易更换移动电话。
4.报考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各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方向的考生请注意以下事项:
考生在初试前20天须用特快专递(不要用包裹邮寄)寄交专业展示光盘,具体要求请见考试大纲。考生请确保录制的节目质量及播放格式通用性(一般DVD光盘用家用DVD机可以播放)。
该节目作为“业务一”考试的一部分,节目内容中不得有考号、姓名、考生所在单位等有关内容,此类内容在回执条中写明并夹放在盒带内,违反或过期未寄出者按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
5.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6.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①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五层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收 邮编:100024
②联系电话:010-65779227、65779702
③电子信箱:yzhb@cuc.edu.cn
④中国传媒大学主页:www.cuc.edu.cn
⑤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主页://yz.c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