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考试资讯

更多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本一级学科是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代码081201,2005年批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代码081202,2001年批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081203,1996年批准)3个二级学科,目前均是省部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系统、计算理论研究,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其它学科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开发问题适应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特色和优势:

  1.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以计算机网络、网络并行计算、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特色研究方向为基础,重点开展云计算、下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网络测量、网络行为学、网络安全、新一代无线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网络及并行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2.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领域,以计算智能、网络智能、面向应用的软件工程研发、空间数据库软件理论等方向为基础,研究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软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网上舆情传播、流媒体传输、群体智能等现象及其仿真,研究嵌入式系统软件、安全软件、图像软件的核心技术,研究构件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空间数据仓库、时空数据库等。

  3.在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在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智能、信息安全、模式识别等方向上研究粗糙集等智能信息处理理论及应用,网络管理和流量测量等方法和技术,网络智能行为及其仿真,入侵检测和计算机取证等网络安全产品开发,无线接入、传输技术,智能多媒体技术、机器视觉和医学图像处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及其应用。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级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理论基础、高级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人工智能原理、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Internet协议原理及实现、嵌入式系统设计、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网络计算、宽带网络技术、分布式与并行计算、云计算、空间定位技术、Rough集理论与数据挖掘、不确定性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与三维建模、分布式与并行计算等、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取证学、数字媒体与网络智能等。

   085211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

  本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

  本领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专门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开发工具,能够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领域特色和优势:依托在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等方面积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网络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工程的研发工作,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在网络测量仪表、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设备中,以及研发各种计算机及智能软件和系统等。

  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面向对象方法、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与系统安全测评、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媒体与网络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空间定位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算法分析与设计等。

  光电工程学院(学院代码304)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2月,现有电子工程大类(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和集成电路工程大类(含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个专业)6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近2000人。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4个二级学科)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国家布控专业和重庆市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学校品牌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重庆市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是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学院已培养450余名研究生、2800余名本科生。

  学院拥有重庆市 "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血液净化医疗工程研究中心"4个重点科研基地,拥有"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光电器件及系统研发平台、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平台、光信息技术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射频技术实验室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学科平台。学院"微电子工程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电工实验中心"和"微电子专业实验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敬业奉献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已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学术群体。学院现有教师10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21人,副教授41人,具有博士学位4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教师中有4人次获省部级先进个人称号。

  学院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研发为目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芯片、数字多媒体广播核心芯片的研发上取得原始创新成果,形成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以高端数字医疗设备研发为核心,在血液净化系统研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血液净化设备等数字医疗高端关键设备的研发能力。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光电器件研发为重点,在专用传感器开发及系统应用方面取得一批关键成果,形成光电器件及系统领域的鲜明研发特色。以基础研究为助力,在半导体材料理论、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学科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的研发特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技术开发与推广、对外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教师共发表论文66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共承担包括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近10项。其中"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3G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提升"和"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突出特色,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近年在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数模、美国数模竞赛等科技活动中荣获100多项国家级奖励,300多项省部级奖励。学院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的就业率、签约率和考研率一直名列重庆邮电大学前三名,年年都受到学校的表彰。

  为加强微电子集成电路的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2011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学院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联集团、重庆渝德科技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重庆神州龙芯科技公司、平伟光电等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学科简介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本学科和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共同构成我校电子信息大类的主干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在学科方向、学术团队、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发展。

  本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重庆市"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血液净化医疗工程研究中心"四个重点科研基地,拥有"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目前本学科已经在微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及应用和通信与测控中的电路系统与电磁理论等方向上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近年来先后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近年发表SCI/EI收录高水平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1项,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特别是微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团队参与的"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参与的"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本学科还获国家级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矩阵分析、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半导体器件物理、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高等电磁场理论、现代电路理论及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光纤通信新技术、机器视觉算法与应用、微机电系统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波电路等。

   080300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以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学等学科交叉与渗透的学科,包括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电子和光子技术、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成像技术、光电测量、光纤光学、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分支,成为现代光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学科拥有一支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依托重庆市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光电子技术及应用、光纤通信系统、光电材料与器件以及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等领域已经形成稳定的、特色鲜明的学术方向,近几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50余篇。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光电子学、高等光学、光波导理论、光电检测理论、激光原理、光纤测量技术、光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设计、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基于图像的精密测量、光纤传感技术、非线性光纤光学、微机电系统技术、光学工程前沿技术等。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