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咯血与呕血区别
鉴别 | 咯血 | 呕血 |
病因 |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 |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症、胃炎、胆道出血等。 |
出血前症状 |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
出血方式 | 咯出 | 呕出 |
血色 | 鲜红 |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
血中混有物 | 痰、泡沫 | 食物残渣、胃液 |
反应 | 碱性 | 酸性 |
黑便 |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 有,可胃柏油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
出血后痰性状 | 常有血痰数日 | 无痰 |
(紫癜是指皮下出血直径约3~5mm)
13,、呼吸困难定义:指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与深度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及 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的重要症状。由于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气体交换障碍遗迹肺淤血等所引起。
▲14、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
鉴别要点 | 吸气性呼吸困难 | 呼气性呼吸困难 | 混合性呼吸困难 |
原因 |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喉,气管,大支气管)狭窄和阻塞 | 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痉挛,狭窄,呼气时气流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阻力增大 | 肺部病变广泛,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 |
主要表现 | 吸气显著困难,气道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三凹征) | 呼气显著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 | 呼气和吸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浅而快 |
伴随症状 | 常伴频繁干咳及高调的呼气性喘鸣音 | 伴有广泛哮鸣音 | 常伴有呼吸音异常(减弱或消失) |
临床表现 | 喉部疾患,如喉水肿;气管疾病,如支气管肿瘤 |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 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不张;大块肺梗死,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 |
15、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呼吸困难活动出现或加重,体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表现为: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②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
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
①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致SaO2降低引起。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②周围性发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的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即可消失
发绀:毛细血管血液的脱氧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致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
17、心悸呈突发突止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
▲18、心源性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 心源性水肿 | 肾源性水肿 |
开始部位 |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 眼睑,颜面开始,蔓延至全身 |
发展快慢 | 发展非常缓慢 | 发展迅速 |
水肿性质 |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少 | 质软而移动性大 |
伴随症状 | 伴有心功不全病征: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 | 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
超声检查 | 心脏扩大或心包病变,下腔静脉增宽 | 肾脏大小改变,肾实质弥漫性变 |
19、肝源性水肿表现特点: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重症肝炎。其水肿的主要表现为腹水,常伴有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等临床表现。
20、呕血的常见原因
① 食管疾病,如食管癌
②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
③ 肝,胆,胰的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④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急性传染病中的急性重症肝炎或其他如尿毒症
21,呕血出血量的估计:
a) 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b) 达60ml可出现黑便;
c) 胃内蓄积300ml时可出现呕血;
d) 出血量一次达400ml以上可出现头昏,眼花,口干,乏力,皮肤苍白,心悸不安,出冷汗,甚至昏倒
e) 出血量达800~100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22,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柏油样大便)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一般来说,呕血者均伴有黑便,而黑便不一定伴有呕血。而暗红色或鲜红色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但上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达,速度快,可出现红色大便; 下消化道出血,若位置高,停留时间长,也可出现黑便
23、黄疸的定义: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总胆红素超过34.2,可出现皮肤、巩膜,粘膜黄染,显性黄疸。
▲24.三种黄疸的鉴别
鉴别 | 溶血性黄疸 | 肝细胞性黄疸 | 阻塞性黄疸 |
病史 | 有溶血因素可查和类似病史(误输异型血,疟疾,败血症,蚕豆病) | 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肝炎接触史,输血,服药史 | 结石者反复腹痛并黄疸,肿瘤者常伴消瘦 |
症状与体征 | 贫血,血红蛋白尿,脾肿大 | 肝区肿胀或不适,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 | 黄疸波动或进行性加深,胆囊肿大,皮肤搔痒 |
胆红素测定 | UCB↑ | UCB↑,CB↑ | CB↑ |
CB/TB | <20% | >30% | >60% |
尿胆红素 | - | + | ++ |
尿胆原 | 增加 | 轻度增加 | 减少或消失 |
ALT,AST | 正常 | 明显增高 | 可增高 |
ALP | 正常 | 可增高 | 明显增高 |
其他 | 溶血的实验室表现,如网织红细胞增多 | 肝功能试验检查结果有异 | 影像学发现胆道梗阻病变 |
25,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
26, 抽搐与惊厥的区别:抽搐指不自主地发作性成群骨骼肌收缩,常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多为全身性的;当抽搐表现为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或二者兼有的收缩时,称为惊厥。
27,意识障碍分类及表现:
A. 觉醒障碍:
① 嗜睡, 表现为持续性睡眠;
② 昏睡, 表现为熟睡状态;
③ 昏迷, 表现为意识丧失。(浅昏迷和深昏迷)
B. 意识模糊, 表现为对时间,空间,人物失去了正常的判断。
C. 意识内容障碍:
① 谵妄, 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伴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
② 醒状昏迷,表现为觉醒状态存在,而意识内容丧失。
28、嗜睡与昏睡的区别
区别 | 嗜睡 | 昏睡 |
意识障碍程度 | 最轻, 处于病理的睡眠状态,持续性睡眠 | 近乎不省人事,处于熟睡状态, |
唤醒所需刺激 | 轻刺激,如推动或唤醒 | 不易唤醒,强刺激可唤醒 |
醒后 | 醒后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但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迅速入睡.
| 不能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而且很快又再入睡 |
29,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区别 | 浅昏迷 | 深昏迷 |
意识障碍程度 | 意识大部分丧失 | 意识全部丧失 |
对刺激反应 | 强刺激也不能唤醒,但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躲闪反应, | 对疼痛等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 |
反射 |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存在 |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 |
(确定深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2015临床执业医师模块班350元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已公布 | |
名师直播 | 复习备考 |
2015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宝典 2015中医/中西医医师考试复习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