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5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复习5-2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逼近,面对大量复习资料,大家有时会找不到重点,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复习,文都网校小编整理了有关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预祝大家顺利过关。

  第二节 病案

  病案,古称“诊籍”、“脉案”和“医案”,近又发展成“病历”,是医生诊治疾病经过的实录。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既往病史和家属病史,以及诊断治疗过程,病的结果等都一一如实记录下来。它不仅是复诊和转诊或病案讨论的资料,也是疾病统计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在发生法律纠纷时,还能作为原始记录,为法律提供重要依据。

  准确、系统、全面,是书写病案的基本要求。准确地记录病人的异常感觉和表现,系统地记述疾病的经过,全面记载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医生诊治过程,保证了病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它具有科学价值。这样的病案,能在医疗、教学、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正确地书写病案,是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一、中医病案的沿革

  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对临床诊疗作了如实的记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治疗的25个病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

  宋代已有医案专着问世,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案专着。明清时期,收集和研究病案的工作被重视,有不少医案名着至今仍被人们借鉴。如明代薛己的《薛氏医案》,汪机的《石山医案》,清代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等等。尤其是明代江采编纂的《名医类案》和清代魏之秀的《续名医类案》二书,收集医案八千余个,并加以分类评注,影响很大。这一时期也注意到对病案格式的研究,韩懋、李诞、吴昆、喻昌等人都提出自己的病案格式,其中以喻昌的“议病式”影响最大。

  近代何廉臣的《全国名医医案类编》、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等具有新的特色,文字通俗,内容完整。

  虽然前人在病案格式的研究上作出了努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病案的格式仍未能做到统一,只有在今天,中医病案格式才能做到统一和规范。

  二、中医病案的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病案的主要内容,应以四诊、辨证、立法、处方等为重点。

  1。四诊:应如实记录四诊资料,按辨证的要求分清主次,有系统,有重点,扼要地填写,避免主次不分或有重复,遗漏。

  2。辨证:必须把四诊的记述,加以综合研究,找出病因,病机、脏腑经络、阴阳虚实……及其可能的变化等等,从而阐述疾病的病理本质,务求明确、中肯、详尽,避免粗略草率,或理论空泛而与实际脱节。

  3。立法:是根据辩证而来,根据辨证提出治疗法则。立法必须与辨证紧紧相扣。如患者为痢疾病,属虚寒痢,则立法应是温中散寒,健脾化湿。若除了主病,还有兼症,更应按辨证的标本先后缓急而立法。务使立法与辨证,丝丝入扣而不相矛盾,或有所遗漏。

  4处方:应根据立法而定处方,处方包括各种治疗方法,如药物、针灸、按摩等。既可用成方加减,也可以自己化栽、制定新方。不论古方、今方,必须在辩证立法的指导下,精确的处方用药。

  除以上四个主要方面外,患者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医嘱,医生鉴名,日期及其他有关情况,都应详细准确地记录。

  (二)要求

  1。书写病案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准确、及时,住院病案要求在入院的24小时内完成,门诊病案要求当时完成。

  2。症状描写要详细,一般要求使用中医名词术语,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

  3。病案内容要求完整,精炼,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注意前后病情演变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4。文字要通顺、简洁,不能涂改,剪贴、挖补。书写一律用钢笔。

  5。最后要签全名,以示负责。

  四、中医病案书写的注意事项

  1。医师签名:要签全名,不得马虎,以示负责,以便查询。若由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则应签上实习医师和指导医师的全名。

  2。治疗:要详细明确地写清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及其具体情况。若采用按摩、针灸、手术等疗法,则应写明疗程、部位、手法及操作时间等。如果采用药物治疗,也应写明治法、方剂名称、药物及剂量、剂型及服法等。

  3。西医检诊:结合西医诊断学的内容,作视、触、叩、听检查,主要记录阳性体征或有鉴别意义的阳性体征。西医诊断,有几个病写几个病,主要的先写。

  4日期:书写病案完毕,要注明年、月、日、或时(公历)。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