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建筑工程

更多

201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点专练(8)

  答案与解析

  一、 项选择题

  1.D; 2.B; 3.D; 4.C; 5.B; 6.A; 7.D; 8.A;

  9.C; 10.D; 11.C; 12.A

  二、多项选择题

  1.B、C、E; 2.A、C、D; 3.A、C、E; 4.A、B、E;

  5.B、E; 6.A、B、C、D; 7.A、B、D; 8.A、B、D;

  9.A、E; 10.A、B、D、E

  三、案例题

  【案例1】答:

  (1)事件一中,基础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

  在底部进行掏挖;沟槽内作业人员过多;施工时地面上无专人巡视监护;堆土离坑槽边过近、过高;邻近的坑槽有影响土体稳定的施工作业;基础施工离现有建筑物过近,其间土体不稳定;防水施工无防火防毒措施;灌注桩成孔后未覆盖防口;人工挖孔桩施工前不进行有毒气体检测。

  (2)事件二中,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防水施工时的防火、防毒安全、桩基施工的安全防范。

  (3)事件三中,《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坡道位置、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

  (4)事件四中,《土方开挖监控方案》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

  (5)事件五中,脚手架的阶段验收还应包括:

  达到设计高度后或遇有六级风及以上、雨、雪天气;停用超过一个月。

  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架体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案例2】答:

  (1)事件一中,混凝土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

  主梁和荷载显著加大部位的模板构架未加密、加强;高支撑架未设置一至数道加强的水平结构层;大荷载部位的模板扣件指标数值不够;模板架体整体或局部变形、倾斜、架体出现异常响声;混凝土浇筑用电不符合安全要求;混凝土浇筑方案使支撑架受力不均衡;过早地拆除支撑和模板。

  (2)事件二中,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混凝土浇筑用电安全;混凝土浇筑设备使用安全。

  (3)事件三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违章酒后作业;攀登作业所使用的工具不牢固;构架式操作平台、预制钢平台设计、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不按安全程序组织施工,地上地下并进,多层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设施无人监管,在施工中任意拆除、改变;高处作业的作业面材料、工具乱堆乱放;暑期施T无良好的防暑降温措施。

  (4)事件四中,高处作业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

  操作平台作业安全;交叉作业安全。

  (5)事件五中,设置防护栏杆的临边部位还应包括:

  水箱与水塔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顶层楼梯口、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两侧、电梯井口。

  【案例3】答:

  (1)不妥一:分段拆除时,先拆完一段,再拆另一段;

  正确做法:分段拆除架体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不妥二:先将连墙件挨个拆除后,再一起拆除架管;

  正确做法: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杆件均已拆除以后进行,严禁先松开连墙件,再拆除上部杆件。

  不妥三:拆除的架管、脚手板直接顺着架体溜下后斜靠在墙根;

  正确做法:拆下的杆件、扣件和脚手板应及时吊运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抛掷。

  (2)涂饰工人在休息室进行调料操作不妥,调料间除应有良好的通风外,并应采用防爆电器设备,室内禁止一切火源,调料间不能兼做更衣室和休息室。

  调料作业时调料人员还应注意事项如下:

  1)调料人员应穿不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不带钉子的鞋,使用开启涂料和稀释剂包装的工具,应采用不易产生火花型的工具。

  2)调料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调料间内不应存放超过当日加工所用的原料。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本案例中屋顶护栏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活动。

  (4)临边作业的安全控制要点有:

  1)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挂安全立网进行封闭;

  3)临边外侧靠近街道或有人员出入时,除设防护栏杆、挡脚板、封挂安全立网外,立面还应采取荆笆等硬封闭措施,防止施工中落物伤人。

  【案例4】答:

  (1)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如下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施工缝的位置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应符合如下规定:

  1)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

  2)梁: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l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3)板:因为设计有主次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3)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撑系统部分的安全隐患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模板支撑架体地基、基础下沉;

  2)架体的杆件间距或步距过大;

  3)架体未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和扫地杆;

  4)构架的节点构造和连接的坚固程度不符合要求;

  5)主梁和荷载显著加大部位的构架未加密、加强;

  6)高支撑架未设置一至数道加强的水平结构层;

  7)大荷载部位的扣件指标数值不够;

  8)架体整体或局部变形、倾斜、架体出现异常响声。

  (4)针对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应按设计及方案要求进行,支撑系统的主柱、扣件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荷载及安全要求;

  2)支撑系统立柱支撑在基土上的支撑点应牢固平整,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应考虑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以保证其稳定性;

  3)模板支撑系统主柱支撑在地基上时,应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进行验核,同时,采取预防沉降的处理措施。立杆底部设置通长木垫板或钢垫板,以防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架体发生不均匀变形;

  4)为保证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案例5】答:

  (1)施工单位做法不妥;相关规范规定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2)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要点如下:

  1)高处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栏杆、挡脚板、安全网应符合安全要求;

  2)施工单位应为高处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3)危险部位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并设红灯示警;

  4)高处作业人员不得攀爬脚手架或拉杆上下,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

  5)高处作业上下应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6)在雨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在六级及以上强风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3)监理工程师不让拆模的做法妥当;拆除模板的依据以结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为标准。但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单位上报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中缺少模板拆除相关内容有道理,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审批通过。

  (4)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的施工程序、作业条件。

  (5)模板拆除的时机:

  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即可进行拆除;

  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拆除。

  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要求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先支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

  【案例6】答:

  (1)本案例中焊接车间存在如下安全隐患:

  1)焊接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2)焊接作业人员未穿戴防护服;

  3)氧气瓶、乙炔瓶、二氧化碳气瓶混放,气瓶间没有设置安全距离;

  4)焊接车间有人抽烟,存在明火隐患;

  5)气瓶存放地点与施焊作业地点距离太近,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

  (2)电焊机的安全控制要点主要如下:

  1)电焊机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露天使用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地势较高、平整的地方,并有防雨措施;

  3)电焊机的接零保护、漏电保护和二次侧空载降压保护等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4)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应穿管保护,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m,焊把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30m并不应有接头,一、二次侧接线端柱外应有防护罩;

  5)电焊机施焊现场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气瓶的安全控制要点主要如下:

  1)施工现场使用的气瓶应按标准色标涂色;

  2)施工现场应设置气瓶集中存放处,不同种类气瓶存放应有隔离措施,存放环境应符合安全要求,不能存放在住宿区和靠近油料、火源的地方。存放处应有安全警示标志,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3)气瓶的防振胶圈、防护帽等装置应齐全有效;

  4)氧气瓶、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瓶与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保持在10而以上,当不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5)乙炔瓶不应平放。

  (4)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特种作业人员有:电工、电焊工、气焊工、架子工、起重机司机、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机索指挥工、施工电梯司机、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操作工、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等。

  (5)在总配电箱(配电柜)中作为初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必须要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也必须要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最高应限制在30mA·s以内。

  在开关箱中作为末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在潮湿、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中,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要选用防溅型的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