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的“三性试验”:风压变形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检测试件的材质、构造、安装施工方法应与实际工程相同。应在幕墙工程构件大批量制作、安装前完成。
复验材料:(1)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2)石材的弯曲强度、寒冷地区石材的耐冻融性、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3)幕墙用结构胶的邵氏硬度,标准条件下拉伸粘结强度;(4)石材用密封胶的污染性;(5)幕墙用结构密封胶、耐候密封胶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使用前必须进行)
后置埋件应进行承载力现场试验,必要时应进行极限拉拔试验。
淋水试验方法:将幕墙淋水装置安装在被检幕墙的外表面,喷水水嘴离幕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30mm,并应在被检幕墙表面形成连续水幕。每一检验区域喷淋面积应为1800mm*1800mm,喷水量不应小于4L/(m2·min),喷淋时间应持续5min,在室内观察有无渗漏现象发生。
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分为Ⅰ、Ⅱ、Ⅲ、Ⅳ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分别规定为25年、15年、10年、5年。检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和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进行。有可能作蓄水检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可划分为:一般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三类。
1一般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2严重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3重大质量事故:工程倒塌或报废;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1)一级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2)二级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
(3)三级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重伤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4)四级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裂缝等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
(1)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2)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1:2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3)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混凝土捣实后认真养护。
(4)孔洞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处理。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要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浇筑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h,然后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混凝土。
防水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1)卷材屋面开裂:用盖缝条补缝(对基层伸缩变形有要求);用干铺卷材作延伸层;用防水油膏补缝。
(2)屋面卷材起鼓:①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将砖移去即成。②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先铲除鼓泡处的保护层,再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吹干。随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贴一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100mm),压入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并重新做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③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一作法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早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100mm),然后贴上旧卷材。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周边压实刮平,重做保护层。
(3)山墙、女儿墙部位漏水的治理:①清除卷材张口脱落处的旧胶结料,烤干基层,重新钉上防腐木条,将旧卷材贴紧钉牢,再覆盖一层新卷材,收口处用防水油膏封口。②凿除开裂和剥落的压顶砂浆,重抹1:(2~2.5)水泥砂浆,并做好滴水线。最好换上预制钢筋混凝土压顶板(地震地区不宜)。③将转角处开裂的卷材割开,旧卷材烘烤后分层剥离,清除旧胶结料,将新卷材分层压入旧卷材下,并搭接粘贴牢固。再在裂缝表面增加一层卷材,四周粘贴牢固。
(4)施工缝渗漏水治理:①根据渗漏、水压大小情况,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②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用水泥素浆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支护与降水工程 ;或是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2)开挖深度超过5 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3)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4)现场临时用电工程。(5)现场外电防护工程;地下供电、供气、通风、管线及毗邻建筑物防护工程。(6)脚手架工程: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7)塔吊、施工电梯等特种设备安拆工程。
(8)起重吊装工程。(9)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10)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建筑幕墙的安装工程;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大型设备安装施工;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6m以上的边坡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应由施工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作业前,书面文字材料,签字手续,施工负责人、生产班组、现场安全员三方各留一份。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案细化和补充;讲明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1)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所接触的安全设施、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3)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安全注意事项等。
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开挖。
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长等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构件、设备运输时,与高压线净距不得小于2m,与低压线净距不得小于1m。吊装作业使用行灯照明时,电压不得超过36V。
洞口的防护设施要求: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应防止挪动移位。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要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固定牢靠,防止挪动移位。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一层扣件扣接钢管而形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格,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设安全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固定式或工具式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物料提升机架体外侧应沿全高用安全立网进行防护。各层通道口处都应设置常闭型的防护门。组装后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进行空载、动载和超载试验。每班开机前应对卷扬机、钢丝绳、地锚、缆风绳进行检验,并进行空车运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安全装置可靠的情况下,装卸料人员才能进入到吊篮内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许人员乘吊篮上下。卷扬机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离岗时,应降下吊篮,并切断电源。
施工现场主要入口的醒目位置除设置企业标志外,应设置工程概况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计时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施工总平面图、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的“五牌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