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考点解析12
第二节 术后处理
1.中小手术:当日测P、R、BP, Q4h
2.大手术或可能内出血、气管压迫:严密观察,测生命体征Q30-60分钟
3.呼吸道护理,伤口出血,休克征象,及时处理
一、卧位和术后活动
1.卧位
(1)全麻未清醒,平卧、头偏向一侧;
(2)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平卧或头低位12小时;
(3)硬膜外麻醉及局麻病人,可根据需要安置卧位。
①头颅手术后,如无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 斜坡位;
②颈胸手术后多采取高坡卧位;
③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
④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取俯卧或仰卧位。
⑤休克病人,应取平卧位或下肢(床脚)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
12.行颈、胸手术后,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
A.平卧位
B.侧卧位
C.高坡卧位
D.低半坐位
E.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答案:C
2.活动和起床
(1)原则上应早期活动(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弱者和特殊固定、制动要求的病人除外)。
(2)早期活动的优点: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因下肢静脉淤血而发生血栓形成;有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及尿潴留的发生;有利于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
(3)一般在手术后即可开始活动,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手指、手腕及足趾、踝关节伸屈活动、下肢肌肉的活动等,手术后第2~3天开始可试行离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及时间。
二、饮食和输液
1.非腹部手术:小手术术后即可进食;大手术需待2~4天方可进食。局麻手术者,随病人要求给予饮食;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者,术后3~6小时可以进食;全身麻醉者,待麻醉清醒、恶心反应消失后即可进食。
2.腹部手术:尤其胃肠道手术,术后24~48小时禁食;第3~4天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少量流质饮食并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饮食;第 5~6天开始进半流饮食;一般在第7~9天可以恢复普通饮食。禁食(水)期间,应经静脉输液。开始进食初期,按外科营养的要求经静脉给以适当补充。
三、创口和引流
1.手术病人的切口种类分为:
(1)清洁切口,用“Ⅰ”表示,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2)可能污染切口,用“Ⅱ”表示,如胃大部切除术;
(3)污染切口,用“Ⅲ”表示,如阑尾穿孔切口。
2.切口的愈合分为3级:甲级愈合用“甲”表示,指愈合良好的切口;乙级愈合用“乙”表示,指愈合处有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愈合“丙”表示,指切口化脓,需作切开引流的切口。
A.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I/甲”
B.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Ⅲ/丙”
C.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Ⅱ/甲”
D.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Ⅱ/乙”
E.切口分类及愈合记录为“Ⅲ/甲”
14.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口愈合良好 答案:A
15.右胫腓骨开放骨折,清创内固定后切口愈合良好 答案:C
16.腰椎结核伴椎旁冷脓肿病灶清除术,切口愈合良好 答案:E
3.切口缝线拆除
(1)头、面、颈部在术后4~5天拆线;
(2)下腹及会阴部6~7天;胸部、上腹部、背部和臀部7~9天;
(3)四肢部10~12天(近关节部位可延长一些时间);
(4)减张缝线14天拆除(尤其二次缝合者)。
有时采取间隔拆线,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营养不良者,可延长拆线时间。
4.引流的拔除
乳胶片引流,一般在术后1~2天拔除;烟卷引流,大都要在术后4~7天才能拔除;胃肠减压管,一般在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拔除。
[真题]17.手术后,胃肠减压管拔除的指征是
A.术后3天
B.腹痛消失
C.已经肛门排气
D.可闻及肠鸣音
E.腹胀消失
答案:C
[真题]18.手术后乳胶片引流拔除时间一般在术后
A.1~2天
B.3天
C.4天
D.5天
E.5天以后
答案:A
19.下列各种引流管,不正确的处理是( )
A.要注意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B.仔细记录引流液的色泽和容量,
C.留置胆管内的“T”形管可在术后1周拔除
D.胃肠功能恢复后可将胃肠减压管除去
E.腹腔烟卷引流一般在术后24-72小时拔除
答案:C
20.男性,40岁,患十二指肠溃疡,择期经上腹正中切口行胃大部切除术,并置切口内乳胶片引流。
一般拔除引流片的时间为( )
A.术后1-2天
B.术后3-4天
C.术后5-6天
D.术后7-8天
E.术后9-10天
答案:A
21.正常情况下,该患者拆线时间应为术后( )
A.3—4天
B.5-6天
C.7-9天
D.10-12天
E.12天以上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