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4

小编推荐:

国家医学考试服务平台网上报名操作指南

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报考指南

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完整版汇总

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加强版

2014年执业医师常见问题解答

医学教育考试网创建医学交流群

 

  第四章气血津液

  1. 气的概念

  气是①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的形体构成,实际上是以“气”为其基本的物质基础 “气聚则形成,气散则行亡”

  ②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气具有活动力很强的不断运行着的特性。

  2. 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①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肾 — 藏精功能)

  ②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脾胃– 运化功能 & 受纳功能)

  ③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肺 – 呼吸功能 & 肾 – 纳气功能)

  人体的气的生成,是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上面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的。

  因此,从气的来源和生成来看,除与ⅰ先天禀赋ⅱ后天饮食营养ⅲ自然环境有关外,均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此外,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其重要。“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人受气于谷”

  ① 人必须以来的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完全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后天)

  ② 先天之精气,必须依赖于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 (先天)

  3. 气的生理功能

  ① 推动作用,是指对以下方面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用。

  ⒈ 人体的生长发育

  2.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3. 血的生成和运行

  4.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② 温煦作用。“气主煦之”,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1. 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2. 脏腑、经络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3. 血和津液的正常循环运行 “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③ 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卫护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气必虚”是指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得以侵入机体而致病。

  ④ 固摄作用,是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1. 固摄血液

  2.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和有规律地排泄

  3. 固摄精液

  ⑤ 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1. 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气、血、津液等。

  2. 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

  3. 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成糟粕

  所以,气化作用的过程,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4.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① 肺的呼吸功能;呼气是出,吸气是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

  ② 脾胃和肠的消化功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③ 机体的水液代谢功能;肺的宣发肃降,脾胃的运化转输,肾的蒸腾气化和升清排浊。

  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实质上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 “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其表现形式:

  ① 气机不畅,气的升降出入受到阻碍

  ② 气滞,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③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④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⑤ 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⑥ 气结或气郁,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甚则气闭。

  5.气的分布与分类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定义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又称“原气”,“真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又称“荣气”。

营与血关系密切,故“营血”并称。

营属阴,卫属阳,称为“营阴”。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又称为“卫阳”。

 

生成

元气来源于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之精的充养。

元气根于肾,“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元气盛衰,与肾、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元气=先天之精(主)+后天之精

宗气是以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相结合生成。

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和肺呼吸功能是否正常,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气=清气+水谷精气

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气中的精专部分是营气主要成分。“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营气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营气=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

卫气,主要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所化生。

在肺的作用下,其中性猛而最富活力的部分所化生。

卫气的特性是:“慓疾滑利”,是说它的活动力特别强,流动很迅速。

分布

通过三焦,流行全身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

上出息道,下走气街

“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与血同行,循脉上下,环周不休

“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功能

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① 走息道以行呼吸

   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

② 贯心脉以行气血

①气血的运行②肢体的寒温③活动能力④视听的感觉能力⑤心搏的强弱⑥心搏的节律

“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营气的生理功能有①化生血液

②营养全身。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①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③调控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失常

① 先天禀赋不足

② 后天失养

③ 久病损耗元气

都会出现元气虚衰的各种病变。

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和心搏的节律都和宗气的盛衰有关

营气与卫气的联系:都来源于水谷之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

区别:①是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②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③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④概而言之,即营属阴,卫属阳。可见营卫二气在性质、分布、功能上均有一定区别。

  营卫之间的运行必学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①腠理开合、②正常的体温、③“昼精而夜寐”,④及正常的防御外邪的能力。

  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但“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实际上都是元气所派生的,是元气分布于某一脏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它属于人体元气的一部分。

  * 还需注意的一点是,中医学中“气”还有性质、功能、气候等多种含义,这些“气”的含义都与本章所论述的人体之气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

  ①将致病的六淫,称为“邪气”,

  ②将体内不正常的水液,称作“水气”,

  ③将中药的四种性质称为“四气”,

  ④将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称为“正气”

  ⑤将自然界六种不同气候变化,称作“六气”

  5.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若因某些原因,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

  6. 血的生成

  ①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ⅰ 脾胃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是充分说明了脾和胃(中焦)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生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脾和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因此,饮食营养的优劣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ⅱ 营气和肺(心肺)

  至于血液的生成过程,则又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

  * 营气化生血液的功能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 肺化生血液的作用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故独得行于经隧”

  ②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由于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因而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精血同源”

  因此,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血液的化生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运化功能2.心-主血,肺3.肾-藏精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