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15620099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 实质性的阶段,来自于政府、科研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多视角、系统全面地阐述、分析和探讨了新农 村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何题。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作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纲领性文件,关键在 于执行、落实、推进,对其方针、政策、内容、含义、意义等,学界没有太多的争议,分歧点主要集中在新 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及其对策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上, 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新农村建设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新农村建设,主要是:
1.由于目前中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2.中国现在的城乡差距还是在继续扩大。
3.中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 支持力度的财政能力。
4.中国扩大内需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
目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诸多难点:
1.思想认识失衡,我国一直存在着以下观点:
(1)重城轻农。
(2)认为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不成熟。
(3)城乡统筹发展自然结果论。
2.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
3.城乡居民待遇失衡。
4.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失衡。
5.城乡金融供给失衡。
三、新农村发展的几种模式
根据中国基层农村的现实情况,大致有八种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一)工业企业带动型
即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 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 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二)特色产业带动型
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 生产经营,通过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专业村是这种模式 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 需求旺盛;需要“能人”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规模。
(三)畜牧养殖带动型
指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规模化拆建、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特色的养殖品种和相应的市 场需求。
(四)休闲产业带动型
指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弓丨游客,通过 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应具有三个条件:交通便利,距离城市较近,靠近消费市场;有怡人的自然环境,有 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能满足城市游客食、住、行基本要求的基础设施。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这 种模式的特点,也最能体现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五)商贸流通带动型
指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 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 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