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研究所是以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所,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杭州建立,1989年10月落成,是当时我国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受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领导。2003年经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批准为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
研究所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稻作技术与发展、稻米质量安全检测、生物技术和水稻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所建有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安全检测中心、中国-IRRI稻米品质与营养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现有在职职工521人(所部在职职工24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7人,博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70人、硕士学位69人。研究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人,国家级、省部级突贡专家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16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选4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
因科研工作需求,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6名。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计划
合作导师 | 招收人数 | 研究方向 | 专业要求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程式华 | 1 | 水稻分子育种 | 作物遗传育种 | 曹立勇:0571-63370329 |
胡培松 | 1 | 水稻品质重要性状遗传研究与分子育种 | 作物遗传育种 | 唐绍清:0571-63370381 |
钱 前 | 2 | 水稻遗传育种/水稻高产分子机制 | 作物遗传育种/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郭龙彪:0571-63370537 |
曹立勇 | 1 | 水稻遗传育种 | 作物遗传育种 | 曹立勇:0571-63370329 |
朱德峰 | 1 | 水稻栽培与生理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 朱德峰:0571-63370373 |
庄杰云 | 1 | 水稻遗传育种 | 作物遗传育种 | 庄杰云:0571-63370369 |
金千瑜 | 1 | 水稻栽培与耕作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 金千瑜:0571-63370325 |
傅 强 | 1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傅 强:0571-63372472 |
吴建利 | 1 | 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吴建利:0571-63370326 |
魏兴华 | 1 | 水稻种质资源 | 分子遗传学或遗传学 | 魏兴华:0571-63370366 |
郭龙彪 | 1 | 水稻遗传育种 | 作物遗传育种 | 郭龙彪:0571-63370537 |
曾大力 | 1 | 水稻遗传育种 | 分子遗传学或遗传学 | 曾大力:0571-63370537 |
陶龙兴 | 1 | 稻作生理生化 | 植物生理学或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 陶龙兴:0571-63370358 |
王克剑 | 1 | 水稻基因功能挖掘与利用 | 作物遗传育种或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王克剑:0571-63370202 |
张 健 | 1 | 水稻种子分子生物学 |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张 健:0571-63370277 |
二、招收条件
1. 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
2. 热爱科研,勤勉敬业,勇于创新,有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SCI论文1篇(含)以上;
4.全脱产进行研究工作;
5.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周岁(包括外籍人员)。
三、有关待遇
1.工资待遇: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绩效工资按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工作业绩确定。
2.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比照我所职工同等人员对待。
3.住房或住房补贴:在站期间,研究所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安排住房一套或比照在职同类人员发放住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