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中医基础]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概说:简介阴阳学说的概念、主要观点及其在中医学中应用的概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重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和阳,既可以标示一对相互关联又对立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概念的源流(略讲)

  (一)阴阳原始概念的出现

  (二)阴阳哲学概念的产生

  (三)阴阳学说的形成

  三、事物的阴阳属性

  (一)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重点)

  1.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条件

  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互关联性,二是对立相反性。

  2.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阴阳的特性

  (1)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干燥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湿润的、晦暗的、抑制的、衰退的都属于阴。

  (2)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其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所在空间和时间等,与其对立面相比较,以阴阳的特性为标准来确定的。

  3.事物阴阳属性划分举例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难点)

  1.如果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举例。

  2.如果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比较的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亦称“阴阳的相互转化性”);举例。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亦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举例。

  (3)事物的阴阳属性可因其比较对象(也称为“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举例。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标示方法

  1.阴阳两分法

  2.阴阳三分法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阴阳对立制约

  1.含义

  (1)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属性相反的阴和阳两个方面(举例)。

  (2)阴阳制约,是指在属性相反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会出现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相互排斥的情况(举例)。

  2.意义

  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举例)。

  3.人体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

  (1)制约太过

  (2)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1.含义

  (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举例)。

  (2)阴阳互用,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情况(举例)。

  2.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1.阴阳交感

  (1)含义: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2)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3)机理:由于阴阳互藏而导致阴阳二气不断地进行升降运动,并且达到和谐的状态。

  (4)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运动”与“和谐”。

  2.阴阳互藏

  (1)含义: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2)意义: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来源;②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③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201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培训课程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