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模拟试题

更多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案例2

  “娃娃家”游戏

  小班“娃娃家”里的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老师发现小玉正拿着剪刀一缕一缕地剪着布娃娃的头发,神情是那样的专注。

  老师:“你在干什么呀?”

  幼J1:“我在给娃娃剪头发。”

  老师:“为什么要剪布娃娃的头发呢?”

  幼儿:“她的头发太长了。我的头发长了,妈妈就会给我剪的。”

  面对这个幼儿的举动,是委婉的“禁令”?还是“因势利导”呢?这位教师是这样说的:“哦,原来是这样。小玉那么聪明,能不能替娃娃想个办法啊?怎样使娃娃既留住一头美丽的头发,又使头发看上去不那么长呢?可不可以给娃娃梳个小辫呢?试试吧!”小玉马上从“娃娃家”的梳妆台上拿起梳子,一下一下很认真地帮娃娃梳头,嘴里还喃喃自语:“疼不疼?妈妈轻点梳……”

  案例3

  “好吃屋”游戏

  “好吃屋”的柜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有面包、果冻、牛奶、寿司、鸡蛋……

  刚开张的那两天,“好吃屋”的顾客还真不少,明明就是其中一个,但红红坚持不让他进门,但明明非要挤进去,两个孩子争吵了起来……

  老师走过来:“好吃屋的东西这么好吃,我们也想进去尝尝!”

  红红:“客人太多了,坐不下了嘛!”

  老师:“那我们可以打包带走吗?”

  红红:“不行!”

  老师:“那可怎么办?”

  红红:“你们可以待会再来呀!”

  明明:“好!”

  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顺利开展下去……

  一星期后,“好吃屋”的孩子明显少了。单一的买、卖、吃活动使孩子们对此游戏失去兴趣。教师及时以“经理”的身份参与进去,招聘工作人员,引导孩子根据材料自己动手,如:用红色蜡光纸包住报纸球,制作“橘子、苹果”,用白纸撕“面条”,用黄色皱纹纸包住报纸棍做“油条”……

  幼儿有事可做,游戏又变得有滋有味!

  结合以上三个案例,谈谈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C 7.D 8.B 9.D 10.B

  二、填空题

  1.卢梭

  2.科学

  3.前喻文化

  4.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

  5.知识结构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