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5800m2,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已经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的资料。
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问题: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内容。
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出此工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条例》,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做法。
案例四
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筑面积247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有甲乙丙三家单位参与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终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部分条款约定如下:(1)本工程合同工期540天;(2)本工程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模式;(3)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的措施费包干使用;(4)因建设单位责任引起的工程实体设计变更发生的费用予以调整;(5)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0%。
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自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情况是:土石方工程量650m3,定额单价人工费为8.40元/m2,材料费为12.00元/m2,机械费为1.60元/m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为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为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甲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后,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进行了合同管理工作。
事件四:甲施工单位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日常管理,坚持开展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
事件五:施工单位随时将建筑垃圾、废弃包装、生活垃圾等常见固体废物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事件六: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价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签证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报告。
问题:
1、事件一中,评标小组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指出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项目分部是什么?
2、事件二中,甲施工单位所报的土石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是多少元/m2?中标造价师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金额是多少万元?(均需列式计算,答案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中,应执行哪些程序?
4、事件四中,按照劳务实名制管理要求,在分包单位进场时,甲施工单位应要求劳务分包单位提交哪些资料进行备案?
5、事件五中,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哪些?
6、事件六中,甲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索赔的起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