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外科主治医师: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2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2

  (四)细菌污染 反应虽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病人的反应程度依细菌污染的种类、毒力大小和输人的数量而异。若污染的细菌毒力小、数量少时,可仅有发热反应。反之,则输人后可立即出现内毒素性休克(如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和DIC。临床表现有烦躁、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绀、腹痛和休克。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竭、肺水肿,致病人短期内死亡。

  原因 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革兰阴性杆菌在4℃环境生长很快,并可产生内毒素。有时也可为革兰阳性球菌污染。

  治疗 ①立即中止输血并将血袋内的血液离心,取血浆底层及细胞层分别行涂片染色细菌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查。②采用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具体措施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相同。预防 ①严格无菌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血和输血。②血液在保存期内和输血前定期按规定检查,如发现颜色改变、透明度变浊或产气增多等任何有受污染之可能时,不得使用。

  (五)循环超负荷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衰和肺水肿。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组或咳吐血性泡沫痰。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湿锣音。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原因 ①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上升超出了心脏的负荷能力。②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③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治疗 立即停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以除去过多的体液。预防 对有心功能低下者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及输血量,严重贫血者以输浓缩红细胞为宜。

  (六)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TRALI)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和原发病无关,其发生机制为供血者血浆中存在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性抗体所致。临床上TRALI常与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或毒素吸收等非输血所致的ARDS难以区别。TRALI也有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双侧肺水肿及低氧血症,可伴有发热和低血压,后者对输液无效。这些症状常发生在输血后1-6小时内,其诊断应首先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TRALI在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插管、输氧、机械通气等)后,48-96小时内临床和生理学改变都将明显改善。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X线肺部浸润在1-4天内消退,少数可持续7天。预防TRALI的措施为,不采用多次妊娠供血者的血浆作为血液制品,可减少TRALI的发生率。

  (七)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由于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人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体内以后,输人的淋巴细胞成为移植物并增殖,对受血者的组织起反应。病人发病前常已有免疫力低下、低蛋白血症、淋巴细胞减少或骨髓抑制等异常。临床症状有发热、皮疹、肝炎、腹泻、骨髓抑制和感染,发展恶化可致死亡。TA-GVHD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注重预防。对用于骨髓移植、加强化疗或放射疗法的病人所输注的含淋巴细胞的血液成分,应经γ射线辐照等物理方法去除免疫活性淋巴细胞。

  (八)疾病传播 病毒和细菌性疾病可经输血途径传播。病毒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HIV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II型等;细菌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等。其他还有梅毒、疟疾等。其中以输血后肝炎和疟疾多见。预防措施有:①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②严格进行献血员体检;③在血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有效手段灭活病毒;④自体输血等。

  (九)免疫抑制 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下降和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增加术后感染率,并可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及复发,降低5年存活率。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同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少于或等于3个单位的红细胞成分血对肿瘤复发影响较小,而输注异体全血或大量红细胞液则影响较大。

  (十)大量输血的影响 大量输血后(一次输血大于2500ml,24小时输血达到或超过5000ml),可出现:①低体温(因输人大量冷藏血);②碱中毒(构椽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③暂时性低血钙(大量含构椽酸钠的血制品);④高血钾(一次输人大量库存血所致)及凝血异常(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等变化。当临床上有出血倾向及DIC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多数体温正常、无休克者可以耐受快速输血而不必补钙,提倡在监测血钙下予以补充钙剂。在合并碱中毒情况下,往往不出现高血钾,除非有肾功能障碍。此时监测血钾水平很重要。若血钾高又合并低血钙,应注意对心功能的影响。

  201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成绩查询

 

  2013年卫生职称考题与解析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