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0临床助理内科学辅导:便血的临床特点

    2010助理医师[内科学]辅导:便血的临床特点

 (一)临床特点

 便血的颜色、性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及在肠道停留的时间有关。

 上消化道或高位小肠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故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若短时间(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则大便可呈暗红色,

 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一般为暗红色或果酱色。若量少、速度慢,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超过14小时)时,大便亦呈黑色,注意不要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左半结肠出血,若量多,则呈鲜红色;若量少,停留时间长,则呈暗红色,粪便可全为血液或与粪便混合;

 肛门或肛管疾病出血 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粘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者

 阿米巴性痢疾的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的脓血便;急性细菌性痢疾为粘液脓性鲜血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排出洗肉水血样粪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注意:

 食用动物血、猪肝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但免疫法查大便潜血为阴性。服用铋剂、铁剂、炭粉及中药等药物也可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可资鉴别。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