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外科主治医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

  预防和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 应重视相关的原发疾病的控制和治疗,以预防ALI/ARDS的发生与发展。尤其是对全身感染的控制和纠正低血容量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对于预防和治疗ARDS是十分重要的。全身性感染可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是导致ARDS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清除坏死病灶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组织灌注不足可引起全身性组织缺血缺氧,是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的原因。毛细血管渗漏的发生是在组织缺氧和氧债之后,是组织缺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在ARDS发生之前常常存在低血容量、组织灌注减少、氧供和氧耗不足。

  2.循环支持 治疗循环支持治疗的目的应为恢复和提高组织器官的氧供和氧耗,即血液氧合充分[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和增加心输出量(CO)。为达到此目的,首先应通过体液治疗以提高有效循环血容量;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来增加CO和心脏指数(CI);为维持组织灌注所需要的灌注压,应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收缩压在100 mmHg以上;加强呼吸治疗,改善肺的通气和氧合功能。因此,在早期主张积极补充血容量,保证组织的灌流和氧供,促进受损组织的恢复。但在晚期应限制人水量并适当用利尿剂,以降低肺毛细血管内静水压,或许对减少血管外肺水和减轻肺间质水肿有利。应加强对循环功能的监测,最好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全部血流动力参数以指导治疗。

  3.呼吸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是治疗通气功能障碍和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也是ARDS重要的支持治疗措施。通过改善气体交换和纠正低氧血症,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机械通气的目的是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和充分的组织氧合,并应避免或减轻因机械通气引起的心输出量降低、肺损伤和氧中毒等并发症。

  初期,病人呼吸加快而其他症状较轻时,可以面罩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保持其呼气相压0.5-1.0kPa(5-10 cmH2O),使肺泡复张,增加换气面积;并增加吸人氧浓度(FiO2)。ARDS进展期,多需要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并选用呼气终末正压(PEEP)通气。

  在ALI/ARDS时常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主要原因包括小气道早期关闭、肺不张、肺内分流增加等。治疗目的应恢复肺容量,增加FRC。呼气终末正压可使肺容量增加,防止肺不张;可能使萎陷肺泡再膨胀,改善肺顺应性,从而减少肺内分流量,改善氧合功能,使PaO2升高。当FiO2高于0.6仍不能维持PaO2高于8.0 kPa(60 mmHg)时,应该选择PEEP治疗。

  研究表明,机械通气可引起或加重肺损伤,称为呼吸器引起的肺损伤(VILI)。VILI主要是容量伤,与肺吸气末容量、气道压及持续时间等因素相关,而肺泡吸气末容量是影响VILI的主要因素。以前对通气参数的设置主要是保证肺泡通气,主张增大潮气量(VT),高于自主呼吸时的2-3倍,即12-15ml/kg。鉴于VILI及“容量伤”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通气策略提出质疑。同时发现,ARDS肺组织的损伤是不均匀的,可分为①健康肺;②可复张部分或可利用肺;③受损或病肺。ARDS残留的健康肺容量只相当于婴幼儿肺的容量(即“婴儿肺”),以大VT进行通气时,VT的大部分都分布到顺应性正常的健康肺,结果导致健康肺的容量伤。所以限制吸气末容量(降低VT)和应用PEEP保证呼气末容量成为肺保护性通气模式。一般认为,潮气量为4-6 ml/kg以下,可避免肺泡过度扩张,又可控制平台压在较低水平。但小VT势必引起通气效率降低和呼吸作功增加,导致CO2蓄积,形成高碳酸血症。PaCO2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是可以耐受的,称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以小VT通气还可使萎陷肺泡发生周期性复张和萎陷,在相邻的肺组织之间产生切应力,也可引起肺损伤。为避免或减少切应力损伤,应使萎陷肺复张并维持在开放状态。目前的办法是通过一定的吸气压力使萎陷肺复张,并用最佳PEEP维持复张状态(“开放肺”)。最佳PEEP值应根据临床监测结果来确定,包括肺顺应性增加、分流量减少、PaO2改善、FiO2降低及循环功能稳定等。压力-容量曲线的低位折点(LIP)可用于“最佳PEEP',的选择。当PEEP大于LIP时,PaO2明显改善,肺内分流明显降低;PEEP小于LIP时,不能使萎陷肺泡复张,机械通气可加重原有的肺损伤。

  因此,对于ALI/ARDS病人,机械通气的原则是:①选用压力控制的通气模式,将气道压(Paw)限制在3.43 kPa(35 cmH2O)以下。②选用小VT,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可能引起的高碳酸血症。③参考“高-低位反折点”及临床监测结果,确定VT,Paw及最佳PEEP,使肺呈开放状态。④通气始终在“高-低位反折点”之间进行,即在肺功能残气量(FRC)最大、顺应性最佳的条件下通气。新的通气模式有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容量支持(VS)、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适应性压力通气(APV)等。

  4.肺血管舒张剂的应用 严重的ARDS常伴有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也主要因静脉掺杂和分流增加所致。如能应用血管舒张药降低肺动脉压和静脉掺杂有利于改善低氧血症。经呼吸道途径给予一氧化氮(NO)或前列腺素E1(PGE1),可选择性地舒张有通气功能肺泡的血管,并有明显的抗炎性作用,对降低肺动脉压、分流量和死腔通气有一定效果。NO还可降低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以及肺泡灌洗液中IL-6, IL-8的浓度;PGE1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巨噬细胞的活性及氧自由基的释放。对ARDS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5.体位治疗由仰卧位改变为俯卧位,可使75% ARDS病人的氧合改善。可能与而流重新分布,部分萎陷肺泡再膨胀达到“开放肺”的效果有关。这样可改善肺通气/灌流比值,降低肺内分流。

  6.营养支持多数ARDS病人都处在高代谢状态,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最好用肠道营养。能量的摄取既应满足代谢的需要,又应避免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过多,蛋白摄取量一般为每天1.2-1.5g/kg。

  7.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ARDS的作用不能肯定。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肺的炎性反应及非纤维化,但临床研究仍未证明有这种作用。

  201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成绩查询

 

  2013年卫生职称考题与解析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