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急性肾衰竭4
(二)多尿期的治疗 多尿期初,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尚未恢复,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仍较差,血肌配、尿素氮和血钾还可以继续上升;当尿量明显增加时,又会发生水、电解质失衡,此时病人全身状况仍差,蛋白质不足,容易感染,故临床上仍不能放松监测和治疗。治疗重点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增进营养,补充蛋白质,治疗原发病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当出现大量利尿时,既要防止水分和电解质的过度丢失,还要注意因为补液量过多导致利尿期的延长。液体补充一般以前一天尿量的2/3或1/2计算,使机体轻度负平衡而不出现脱水现象。当24小时尿量超过1500 ml时,可酌量口服钾盐,超过3000 ml时,应补充3-5 g/d钾盐。注意适当补充胶体,以提高胶体渗透压。
预防 虽然ARF的防治受到日益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以及透析方法不断改进,然而ARF的死亡率仍高达50%左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1.注意高危因素 ARF的高危因素包括严重创伤、大手术、全身性感染、持续性低血压和肾毒性物质等均应及时处理。采用顺铂等化疗前和化疗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有预防作用。
2.及时正确的抗休克治疗,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避免肾性ARF发生。
3.对严重软组织挤压伤和误输异型血,除积极处理原发病外,要应用5%碳酸氢钠250 ml碱化尿液,用甘露醇防止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阻塞肾小管或其他肾毒素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4.在某些手术(如腹主动脉瘤和肾移植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术中及术后应用甘露醇或呋塞米(速尿),以保护肾功能。甘露醇用量不宜超过100 g,呋塞米1-3 g/d可使少尿型ARF转变为非少尿型。多巴胺0.5-2µg/(kg·min)可使肾血管扩张,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
5.少尿出现时可应用补液试验,对区分肾前性和肾性ARF,以及预防肾性ARF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