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16.★属于稳定骨折的是
A.粉碎骨折
B.嵌入骨折
C.斜形骨折
D.螺旋骨折
E.椎体1/3骨折
答案:B 题解:稳定性骨折:横断、嵌入、裂缝、青枝、压缩性骨折等,经手法整复、适当外固定后不易再错位,为稳定性骨折,治疗效果好、合并症少。不稳定性骨折:一般骨干的斜形、螺旋形、多段、粉碎骨折,以及周围软组织丰富的股骨横断骨折,均为不稳定骨折,因用手法整复后易在外固定装置中再错位,必须有效地固定。
17.★骨折的早期并发症是
A.骨筋膜室综合征
B.关节僵硬
C.骨化性肌炎
D.创伤性关节炎
E.缺血性骨坏死
答案:A 题解:骨折的早期并发症有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晚期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等。
18.★★★男性,马车翻车时砸伤下腹部,查体:耻骨联合处压痛,挤压试验阳性,膀胱胀满,橡皮导尿管插入一定深度未引出尿液,导尿管尖端见血迹,此时应考虑
A.导尿管插入深度不足
B.导尿管插入方法不对
C.导尿管阻塞
D.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
E.骨盆骨折合并膀胱损伤
答案:D 题解:耻骨联合处压痛,挤压试验阳性提示有骨盆骨折,骨盆骨折须注意有无直肠、膀胱、尿道损伤,而橡皮导尿管插入一定深度未引出尿液,导尿管尖端见血迹,提示尿道损伤。
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女,25岁,外伤后右侧股骨髁上骨折,在转院途中突然出现患肢剧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趾苍白、麻木发凉,小腿张力增高,局部有水泡,牵拉足趾引起小腿疼痛
19~20共用题干)
19.★★★其临床诊断是
A.骨折移位
B.肌肉损伤过重
C.合并神经损伤
D.合并大血管损伤
E.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答案:E 题解:骨筋膜室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围成,室壁坚硬(韧)。当四肢骨折、特别是前臂或小腿骨折时,引起肌损伤水肿及筋膜下血肿使室内容物体积骤增,或肢体挤压伤、外包扎过紧,使室容积骤减,均可导致室内压力迅速升高。首先静脉回流障碍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静脉瘀血和微血管渗出,更加重肌肉水肿及室内高压并形成恶性循环。若前臂骨筋膜室内压力超过8.7KPa(65mmHg),小腿骨筋膜室内压力超过7.31kPa(55mmHg)向肌肉供血的小动脉即关闭。一般肌肉缺血2~4小时后麻痹、8~12小时后完全坏死。整个过程演变很快,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肌肉供血中断早期,仅少量肌肉坏死,若能及时恢复血运,患肢功能多可保存;继而肌肉因缺血时间较长而坏死增多,虽积极恢复血运,部分坏死肌肉只能经瘢痕修复,出现Va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形成爪形手、爪形足,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如果完全缺血的肌肉多、时间久,势必发生坏疽,尤其是继发感染后,最终不得不截肢。
20.★★★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给予血管扩张药,消除血管痉挛
B.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
C.被动按摩,促进循环
D.做局部麻醉,解除血管痉挛
E.解除局部包扎及外固定物,经观察不见好转,切开筋膜减压
答案:E 题解:治疗须及早作一至数条长切口,彻底切开患室的深筋膜,分开肌束直抵骨膜,以充分减压引流,既能有效止痛,又可防止肌肉神经缺血坏死。皮肤切口一般不缝合,仅以凡士林纱布稀疏填塞、外加多层无菌敷料包扎,待肿胀消退再延期缝合,局部切开减压引流后,应控制感染,并纠正脱水、高血钾、酸中毒,以防休克、急性肾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