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体液代谢的失调3
二、体内钾的异常
钾是机体重要的矿物质之一。体内钾总含量的98%存在于细胞内,是细胞内最主要的电解质。细胞外液的含钾量仅是总量的2%,但它具有重要性。正常血钾浓度为 3.5-5.5mmol/L 。钾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以及维持心肌正常功能等。钾的代谢异常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以前者为常见。
(一)低钾血症 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表示有低钾血症。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有:①长期进食不足;②应用呋塞米、依他尼酸等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以及盐皮质激素(醛固酮)过多等,使钾从肾排出过多;③补液病人长期接受不含钾盐的液体,或静脉营养液中钾盐补充不足;④呕吐、持续胃肠减压、肠瘘等,钾从肾外途径丧失;⑤钾向组织内转移,见于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或代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
临床表现最早的临床表现是肌无力,先是四肢软弱无力,以后可延及躯干和呼吸肌,一旦呼吸肌受累,可致呼吸困难或窒息。还可有软瘫、腔反射减退或消失。病人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胀、肠蠕动消失等肠麻痹表现。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早期出现 T 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 ST 段降低、 QT 间期延长和 U 波 。但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心电图改变,故不应单凭心电图异常来诊断低钾血症。应该注意,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以很不明显,特别是当病人伴有严重的细胞外液减少时。这时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缺水、缺钠所致的症状。但当缺水被纠正之后,由于钾浓度被进一步稀释,此时即会出现低钾血症之症状。此外,低钾血症可致代谢性碱中毒 ,这是由于一方面K+由细胞内移出,与Na+-H+的交换增加(每移出3个K+,即有2个Na+和1个H+移人细胞内),使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另一方面,远曲肾小管Na+-K+交换减少,Na+-H+交换增加,使排H+增多。这两方面的作用即可使病人发生低钾性碱中毒。此时,尿却呈酸性(反常性酸性尿) 。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有诊断意义。心电图检查可作为辅助性诊断手段。
治疗 对造成低钾血症的病因作积极处理,可使低钾血症易于纠正。
临床上判断缺钾的程度很难。虽有根据血钾测定结果来计算补钾量的方法,但其实用价值很小。通常是采取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的方法。外科的低钾血症者常无法口服钾剂,都需经静脉补给。补钾量可参考血钾浓度降低程度,每天补钾40-80mmol不等。以每克氯化钾相等于13.4mmol钾计算,约每天补氯化钾3-6g。少数产生缺钾者,上述补钾量往往无法纠正低钾血症,补充钾量需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ol。静脉补充钾有浓度及速度的限制,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溶液应缓慢滴注,输人钾量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因为细胞外液的钾总量仅60 mmol,如果含钾溶液输人过快,血钾浓度可能短期内增高许多,将有致命的危险。如果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尽快恢复其血容量。待尿量超过40ml/h后,再静脉补充钾。临床上常用的钾制剂是10%氯化钾,这种制剂除能补钾外,还有其他作用。如上所述,低钾血症常伴有细胞外液的碱中毒,在补氯化钾后,一起输人的Cl-则有助于减轻碱中毒。此外,氯缺乏还会影响肾的保钾能力,所以输给氯化钾,不仅补充了K+,还可增强肾的保钾作用,有利于低钾血症的治疗。由于补钾量是分次给予,因此要完成纠正体内的缺钾,常需连续3-5天的治疗。
(二)高钾血症 血钾浓度超过5.5 mmol/L,即为高钾血症。常见的原因为:①进人体内(或血液内)的钾量太多,如口服或静脉输人氯化钾,使用含钾药物,以及大量输人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及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喋等;以及盐皮质激素不足等;③细胞内钾的移出,如溶血、组织损伤(如挤压综合征),以及酸中毒等。
临床表现 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神志模糊、感觉异常和肢体软弱无力等。严重高钾血症者有微循环障碍之临床表现,如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压等。常有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最危险的是高血钾可致心搏骤停。高钾血症,特别是血钾浓度超过 7mmol/L ,都会有心电图的异常变化,早期改变为 T 波高而尖, P 波波幅下降,随后出现 QRS 增宽 。
诊断 有引起高钾血症原因的病人,当出现无法用原发病解释的临床表现时,应考虑到有高钾血症之可能。应立即作血钾浓度测定,血钾超过5.5mmol/L即可确诊。心电图有辅助诊断价值。
治疗 高钾血症有导致病人心搏骤停的危险,因此一经诊断,应予积极治疗。首先应立即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为降低血钾浓度,可采取下列几项措施:(1)促使K+转人细胞内:①输注碳酸氢钠溶液: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 ml,再继续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100-200 ml。这种高渗性碱性溶液输人后可使血容量增加,不仅可使血清K+得到稀释,降低血钾浓度,又能使K+移人细胞内或由尿排出。同时,还有助于酸中毒的治疗。注人的Na+可使肾远曲小管的Na+-K+交换增加,使K+从尿中排出。②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用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每5g糖加人正规胰岛素1U,静脉滴注。可使K+转人细胞内,从而暂时降低血钾浓度。必要时,可以每3-4小时重复用药。③对于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0 ml,11.2%乳酸钠溶液50 ml,25%葡萄糖溶液400 ml,加人胰岛素20 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人。(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可口服,每次15g,每日4次。可从消化道带走钾离子排出。为防止便秘、粪块堵塞,可同时口服山梨醇或甘露醇以导泻。(3)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用于上述治疗仍无法降低血钾浓度时。
对抗心率失常:钙与钾有对抗作用,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能缓解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以对抗心律失常。此法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