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药师:呼吸系统药2
四、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
局部激素
应用:抗炎、抗过敏,可用于激素依赖性哮喘。
通过气雾剂吸入给药,替代或减少口服激素用量。
不良反应:
真菌感染(鹅口疮)
有抗过敏和增强呼吸道纤毛作用(排痰)
二、茶碱类
常用药:氨茶碱、胆茶碱、二羟丙茶碱等。
机制:抑制磷酸二酯酶
应用:哮喘、急性左心衰和心源性哮喘。
严重患者可静滴给药。
三、色甘酸钠
作用机制: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炎性介质释放。
应用:预防各型哮喘发作;其它过敏性疾病。
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呼吸道的刺痛感。
四、二丙酸倍氯米松
局部激素
应用:抗炎、抗过敏,可用于激素依赖性哮喘。
通过气雾剂吸入给药,替代或减少口服激素用量。
不良反应:真菌感染(鹅口疮)
第二节镇咳药
(一)中枢性镇咳药
1.可待因
机制:抑制咳嗽中枢,中等程度镇痛。
用于:无痰、剧烈干咳(伴胸痛)
不良反应:中枢兴奋、久用成瘾。
2.右美沙芬
药理作用:镇咳(无镇痛、催眠作用)
用于:无痰干咳
禁忌:青光眼患者禁用
3.喷托维林(咳必清=维静宁):呼吸道炎症引起咳嗽
(二)外周性镇咳药:
苯佐那酯
强大的局麻作用,主要用于干咳。
第3节祛痰药
【氯化铵、乙酰半胱氨酸、溴己胺、氨溴索】
1.氯化铵
机制:刺激胃粘膜,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
应用:
(1)急性呼吸道炎症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2)酸化尿液,促进弱碱性药物排出。
2.溴己胺、氨溴索——粘痰溶解药
机制:使痰的粘滞性降低,易于排出。
应用:痰多难以排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