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药师:抗心律失常药2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心血管反应
(1)低血压
(2)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停搏。
(3)血管栓塞
3.金鸡纳反应:耳鸣、听力减退
4.奎尼丁晕厥:
5.其它:过敏,血小板减少等。
禁忌:严重心肌损害、过敏、强心苷中毒、高血钾者禁用
Ⅲ利多卡因ⅠB 类
应用:急性心梗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
药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提高心室肌的致颤阈;
2)缩短APD 和相对延长ERP;
3)改变病变区传导。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为防治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
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Ⅳ苯妥英钠ⅠB 类
药理作用:
1)缩短APD 和相对延长ERP:房室结、浦氏纤维
2)降低自律性:浦氏纤维
3)对传导性的影响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
首选: 强心苷中毒所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V 普罗帕酮ⅠC 类
药理作用:有局麻作用,阻滞快Na +通道,降低心肌和浦氏纤维传导性,对APD 和ERP 无明显作用,但延长房
室结和其旁路的不应期。
大剂量轻度阻滞β-R、钙通道
临床应用:
1.室性和室上性早搏和心动过速
2.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1.心脏毒性:房室传导阻滞
2.低血压、黄疸等
Ⅵ普萘洛尔Ⅱ类
机制:阻断β受体
大剂量:膜稳定作用
应用:室上性心律失常
禁忌症: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
Ⅶ胺碘酮Ⅲ类
药理作用:
1.延长心肌的复极时间;
2.减慢房室结、浦氏纤维的传导性;
3.降低窦房结自律性;
4.阻断α、β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