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药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1
第八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
一、糖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氨基糖分子与氨基环醇以苷键结合
共同特点:
1.有机碱化合物。
2.药动学:解离度大、口服难吸收,肌注给药,肾脏排出
3.抗菌谱较广,对各种需养G-菌有强效。
杀菌特点:①杀菌速率和杀菌时程呈浓度依赖性。②仅对需氧菌有效,对需氧G-杆菌的作用强。③具有较长时间的PAE,且呈浓度依赖。④有初次接触效应(FEE),即首次接触氨基糖苷类时,细菌能迅速被杀死,再次或多次接触同种抗生素时,其杀菌作用明显降低。⑤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4.抗菌机制: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静止期杀菌。
5.临床应用:
①主要用于敏感需养G-杆菌所致全身感染。
②对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G-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需联合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
6.不良反应:
①耳毒性(前庭损害、耳蜗神经损害)
②肾毒性
③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④过敏反应
二、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庆大霉素
【抗菌作用】
1.敏感G-杆菌感染
2.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
3.对G+:金葡菌作用较强
【临床应用】
1.严重G-杆菌引起感染
2.铜绿假单孢菌感染
铜绿假单孢心内膜炎——庆大霉素+羧苄西林
3.混合感染:与羟苄西林、头孢菌素联合应用
4.口服:肠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
【不良反应】迟发性耳聋、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