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药师考试辅导: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1
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一、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品种(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
特点:1.活性增强
2.抗菌谱扩大
3.对酸稳定性好,半衰期延长
4.不良反应轻
5.PAE好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抗菌作用】抑菌剂,高浓度时为杀菌剂
1.对大多G+菌作用强大
2.对部分G-菌较敏感(奈瑟菌、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
3.对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较强
4.对产内酰胺酶的金葡菌、MRSA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抗菌机制】
结合部位:细菌核糖体50S亚基
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
1.军团菌病
2.链球菌感染
3.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4.棒状杆菌感染
【不良反应】
1.胃肠道:红霉素
2.肝损害: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3.耳毒性:剂量高于每日4克,易发生。
4.心脏毒性: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易发生。
(一)红霉素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大环内酯类、不耐酸
军团菌病、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支原体肺炎——首选
(二)罗红霉素:14元环,生物利用度高,分布较广。
(三)克拉霉素:14元环,细胞内的浓度高,体内分布广。
(四)阿齐霉素:15元环
1.对G-菌的抗菌活性有明显改善。
2.抗嗜肺军团菌、嗜血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活性强
3.体内t1/2长、分布广,肺、扁桃体、前列腺
(五)泰利霉素:14元环
1.抗肺炎链球菌作用最强,对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有强抗菌活性
2.治疗耐大环内酯类的肺炎链球菌及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