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3
第三节 磺胺类药物的红外光谱识别法
磺胺类药物化学鉴别法专属性不强,还必须用红外光谱配合进行鉴别
简单讲解红外光谱中的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摇摆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不对称伸缩振动等
一、磺胺类药物的特征吸收
1、磺酰基:-SO2- 1370~1300cm-1 ,不对称伸缩振动
1180~1140cm-1 ,对称伸缩振动
峰强
2、苯环骨架:-C=C- 1610~1480 cm-1 ,
3、伯胺基: 3500~3140 cm-1 ,
酰胺基: 讲解:磺胺甲恶唑光谱
P162,表8-6
二、磺胺类药物的红外光谱识别法
鉴别:要求供试品的红外光谱吸收图谱与标准对照图谱一致,
具体操作
1、拿到一张红外图谱,首先判断有无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也就是说供试品是否是磺胺类药物
可参照表8-6
2、从波数400 cm-1 开始,逐个查看供试品图谱与对照图谱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强弱,相对大小是否一致。
400 cm-1 ~2000 cm-1 ,波数读数误差允许在±10 cm-1 ,
2000 cm-1 ~4000 cm-1 ,波数读数误差允许在±20cm-1 ,
在400 cm-1 ~2000 cm-1 由于峰较多,所以误差不能太大。
但由于晶型不同,仪器性能不同,试样制备时研磨的差异或吸水程度不同等原因,会影响光谱的性状 →图形直接比较往往很难,如P163,P165的磺胺甲恶唑的两张图谱比较有所不同。
所以采用谱线检索表
三、红外光吸收图谱的谱线检索表
又称最强峰峰位分组索引
表中只列出吸收度大于0.2(透光率小于60%)的吸收峰。
1、列出最强吸收峰的峰位(波数)
2、400 cm-1 ~2000 cm-1 ,每隔100 cm-1 划一个区,共17区,每个区中列出最强峰位(不论多少,只列出一个,一位数表示),读数误差在±10 cm-1 ,
3、2000~4000 cm-1 ,每隔200 cm-1 划一个区,共10区,每个区列出最强的吸收峰峰位(一位数表示大于本区栏数,二位数表示小于本区栏数),误差±20 cm-1 。
4、将27区填满,P164,图8-2
5、供试品图谱的谱线检索表与对照图谱的谱线检索表《药品红外光谱集》比较。
如果:最强吸收峰峰位27个区域数字基本一致 → 初步认定为同一药物 → 再比较图谱,各峰的峰位,峰形,相对吸收强度 → 最后确认
第四节 磺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磺胺类药物以N1取代最多,所以游离氨基(芳伯胺)可以用于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方法:亚硝酸钠法
一、反应原理
二、反应条件
1、酸度:
A、酸性介质中可加速反应
B、重氮盐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C、防止生成偶氮化合物
酸度:芳伯胺:酸比值为1:2.5~6
2、温度
温度过高可使重氮盐分解,亚硝酸逸失,一般温度控制在15~20℃
滴定管管尖插入液面下2/3处,大部分滴定液滴入后再缓滴。
3、为加速反应,加入KBr作催化剂
NOBr溴化亚酰,增加NO+亚硝酰阳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