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输尿管损伤3
2住院第2天:
(1)采集标本,完成实验室检查(护士)。
(2)安排责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3)保守治疗者严密观察、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住院医师)。病情明显加重者安排有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责任主治医师)。需要手术治疗者及时安排手术(责任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
(4)术后第1天患者注意观察并记录切口、引流出血量、血尿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予禁食水,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适当镇痛(住院医师)。告知或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护士 )。
3住院第3天:
(1)保守治疗者严密观察、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住院医师)。病情明显变化者及时汇报上级医师,研究进一步诊疗方案(责任主治医师)。
(2)术后第2天患者切口换药,注意观察并记录切口、引流出血量及血尿,胃肠功能恢复者可进流质(护士及住院医师)。予以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适当镇痛(住院医师)。
4住院第4天:
(1)保守治疗者观察、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住院医师)。
(2)术后第3天患者观察并记录切口、引流出血量及血尿。予以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适当镇痛(住院医师)。
5住院第5天:
(1)保守治疗者继续严密观察、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住院医师)。
(2)术后第4天患者观察并记录切口、引流出血量及血尿。予以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适当镇痛,引流量少于10毫升/日予以拔管(住院医师)。
6住院第6天:
(1)保守治疗者继续严密观察、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住院医师)。 告知患者禁止下床活动(护士)。
(2)术后第5天患者切口换药,观察并记录切口、血尿。予以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适当镇痛(住院医师)。
7住院第7天:
(1)保守治疗患者,在腰腹部症状、体征和血尿消失者,可予出院(住院医师),并告知出院后随访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住院医师及护士)。
(2)术后第6天患者观察并记录切口、血尿情况。适当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及镇痛(住院医师)。
8住院第8~11天:
(1)术后患者根据胃肠功能、切口愈合和血尿情况,适当抗感染、补液支持(住院医师)。
(2)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者,适当延长住院时间(责任主治医师)。
(3)切口隔日或每日换药1次,术后第7或第8天切口拆线,予以出院(责任主治医师)。
(4)告知出院后随访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住院医师及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