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药物检查法(3)
第三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
定义: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比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检查方法:一般在药典的附录中加以规定。
一般杂质的检查项目有:PH值,溶液的澄清毒,颜色、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等……
本章主要掌握各杂质检查的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试验注意点等!!!
一、氯化物检查法
1、检查意义
氯化物极易引入,虽然微量氯化物对人体无害,但检查氯化物含量,可以考察药品的纯杂程度,也就是说,控制氯化物的量,可以提高或保证药品的纯度,因此,我们认为氯化物是一种“指示性杂质”。
2、检查原理和反应条件
原理: 方法:
黑色背景下,垂直向下观察,比浊
讲解:纳氏管(介绍)
加硝酸作用:
为什么加硝酸,不加盐酸、硫酸或其他酸?
1、 可消除SO32-、CO32-、PO43-、C2O42-、BO2- 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2、 可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
3、 可改善氯化银浑浊的均一性,提高检查准确毒。
在50ml溶液中以含硝酸10ml为宜,过多会增大氯化银的溶解度而降低反应灵敏度。
试验注意点:
1、 为了控制氯化银见光分解,应在暗处放置5min;
2、 如供试品是碱性,应先中和为中性,再作检查;
3、 如供试品中含I-、Br-,应先除去I-、Br-;
碘化银沉淀不溶于稀氨水,而氯化银沉淀可溶于稀氨水,然后可用碱恢复,再按常规检查氯化物;
Br-离子则可加入H2O2,氧化成Br2,然后蒸除。
4、 如供试品中有KMnO4,加乙醇脱色后检查;
5、 供试品如有颜色,则采用内消色法
如糖浆、中药制剂等
二、硫酸盐检查法
1、检查原理
白色浑浊
试剂:BaCl2
标准溶液:K2SO4溶液
酸:HCl,盐酸
检查中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与硫酸盐杂质的含量,硫酸钡微粒大小有关,所以应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1、酸度:规定50ml溶液中加入稀盐酸2ml,PH 1
2、BaCl2浓度:25%BaCl2试液,产生的浑浊度较稳定
3、标准K2SO4溶液用量:以1.0~5.0ml为宜,供试品取用量应相匹配
4、加入BaCl2试液后,应立即摇匀;
5、黑色背景下,从上而下观察。
三、硫化物检查法
1、检查原理
供试品中的硫化物与稀盐酸在80~90℃作用10min,生成硫化氢气体,与醋酸铅试纸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斑点,称为硫斑。
与标准硫化钠溶液比较,Na2S
2、仪器装置
D旋塞、E盖子之间有醋酸铅试纸
颈长:18CM
3、试剂配制
醋酸铅试纸制备:
取醋酸铅10g → 加新煮沸过的冷水溶解→ 加醋酸溶解→ 加新沸冷水至100ml → 滤纸条浸湿后取出 → 100℃干燥,即得
新煮沸冷水:为了防止水中少量的CO2、S2-等。
标准硫化钠溶液制备:
Na2S 1g → 加水200ml → 测定后 → 稀释每1ml含硫5ug的标准溶液
为什么要测定后稀释:因硫化钠易潮解,→ 所以要测定其实际含量
4、检查操作
→ 加水10ml、稀盐酸10ml → 迅速装好导气管C
→ 80~90℃水浴10min → 比较硫斑颜色
注意:试验前导气管应事先装好醋酸铅试纸。
四、硒盐检查法
1、检查原理
有机药物 → 有机破坏 → 硝酸溶液吸收 → 盐酸羟胺还原
(氧瓶燃烧)
比较A供〈 A标
试验注意点:
1、 有机破坏完全,否则影响试验结果
2、 显色剂二氨基萘易氧化,以新配制为宜
3、 PH严格控制在2±0.2以内
4、 反应时间应为100min
5、 提取溶剂环己烷量必须一致
五、氰化物检查法
氰化物有剧毒,所以甲丙氨酯、苯妥英钠等药物应检查氰化物限量
检查方法有二种:
第一方法:改进普鲁士蓝法
仪器装置如硫化物检查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将醋酸铅试纸改为碱性硫酸亚铁试纸
检查原理:
酸为弱酸:酒石酸
亚铁氰根
取下试纸,加FeCl3+HCl,5min内不显绿色或蓝色
普鲁士蓝
如:供试品中CN- 〉5ug,就会出现绿色或蓝色。
试验注意点:
1、 反应条件应为弱酸性,一般用酒石酸
2、 小火加热微沸1min,保证HCN向上挥发
3、 供试品如能分解产生CN-,则不能使用此法,如硝普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