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4年初级药师:天然药化(8)

   2014年初级药师考试辅导:天然药化(8)
 

  第七节 甾体及其苷类

  自然界存在的甾类化合物,包括C21甾类、强心苷、蟾蜍配基、甾体皂苷、植物固醇、蜕皮激素类等。这些成分广泛地分布于动植物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作为药用的主要有强心苷、甾体皂苷等类型。

  (一)强心苷

  强心苷是生物界中存在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 。大多分布在一些有毒的植物中,如毛花洋地黄、黄花夹竹桃、毒毛旋花子、铃兰等植物。

  临床应用:毛花苷丙(西地兰)、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花苷K等以注射液或片剂的形式应用于临床。这些强心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常用以治疗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节律障碍等疾患。

  1.强心苷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1)强心苷元特点:可分为甾体母核、不饱和内酯环两部分 。

  (2)强心苷元的类型:依据不饱和内酯环的特点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 :由23个碳原子组成,C17位结合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也称为强心甾烯。天然存在的强心苷类大多属于此种类型。如洋地黄毒苷元。

  A型题:

  甲型强心苷C17位结合( )

  A.戊酸

  B.乙基

  C.羟基

  D.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E.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答疑编号1110506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强心苷结构中,当17位侧链为五元的不饱和内酯时为甲型强心苷,当此链为为六元的不饱和内酯时为乙型强心苷。

  2)乙型强心苷元 :由24个碳原子组成,C17连有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称为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此种类型在自然界中较少。

  (3)糖的类型:强心苷的糖除了常见的葡萄糖外,还有2,6-二去氧糖 如D-洋地黄毒糖、D-加拿大麻糖等及6- 去氧糖 如L-黄花夹竹桃糖、D-洋地黄糖等。

  (4)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

  Ⅰ 型 :苷元-(2 ,6二去氧糖 )X-(D-葡萄糖)y,如毛花苷C。

  Ⅱ 型 :苷元-(6- 去氧糖 )X-(D-葡萄糖)y,如真地吉他林。

  Ⅲ 型 :苷元-(D- 葡萄糖 )y,如绿海葱苷。

  其中x=1~3,y=1~2。天然存在的强心苷类以Ⅰ型及Ⅱ型较多,Ⅲ型较少。

  2.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1)性状 :强心苷大多是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 ,具有旋光性,味苦。对黏膜有刺激性。

  (2)溶解性 :原生苷 由于所含糖基数目多且具有葡萄糖,可溶于水、醇等溶剂,次生苷亲水性减弱可溶于乙酸乙酯、含水氯仿 等溶剂。

  (3)苷键水解

  1)酸催化水解 :①温和的酸水解法 :用稀酸如0.02~0.05 mol/L的盐酸或硫酸,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 (半小时至数小时)加热回流,可使Ⅰ型强心苷中苷元与2-去氧糖或2-去氧糖之间的苷键进行酸水解,但葡萄糖与2-去氧糖之间的苷键在此条件下不易断裂。②强烈的酸水解法 :Ⅱ型和Ⅲ型强心苷,以温和酸水解较困难,必须增高酸的浓度(3%~5% ),增加作用时间或同时加压 ,才能水解得到定量的糖。但在此条件下常得到脱水苷元。

  2)酶催化水解 :在含强心苷的植物中,有水解葡萄糖的酶存在,以35℃~37℃的条件能水解糖链末端的葡萄糖,生成 次生苷 。如将毛花苷丙(西地兰)经酶解可以得到地高辛。

  3.鉴别反应

  (1)强心苷因有甾体母核可发生 :①醋酐浓硫酸;②三氯醋酸;③三氯化锑反应。

  (2)不饱和五元内酯环呈色反应 :亚硝酰铁氰化钠(Legal)反应 :加入亚硝酰铁氰化钠 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若反应呈深红色并逐渐褪去,示可能存在甲型强心苷 。

  (3)2- 去氧糖的鉴别反应 :三氯化铁-冰醋酸(Keller-Kiliani)反应 :取供试液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一滴,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有2-去氧糖存在,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或其他颜色 (随苷元不同而异)。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