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二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2

  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2

  (六)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l 如片剂润滑剂硬脂酸镁可能与乙酰水杨酸反应形成乙酰水杨酸镁,分解速度加快。因此压片时润滑剂不能用硬脂酸镁。

  二、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l 外界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包装材料等。

  (一)温度的影响

  根据Van’t Hoff规则:温度每升高10°C,反应速度增加2~4倍。

  k=Ae-E/RT

  此方程定量地描述了温度与速度的关系,是预测药物稳定性的重要理论依据。

  l 在制剂生产中,有些单元操作(如干燥、灭菌等)此时应考虑温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工艺条件,如采取冷冻干燥,无菌操作等。

  (二)光线的影响

  l 有些药物遇光不稳定,这类制剂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必须避光,此种反应叫光化降解。其降解速度与温度无关。

  l 硝普钠是一强效、速效降压药,对热稳定,但对光极不稳定,在阳光下照射10分钟就分解13.5%,色泽也发生变化,同时pH下降。对于光敏感制剂,在制备时要避光操作,选择包装更重要。一般采用棕色玻璃瓶或包装容器,盒内衬黑纸,避光贮存。

  (三)空气(氧)的影响

  l 大气中的氧进入制剂的主要途径:①氧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100℃时水中几乎没有氧。易氧化药物配水溶性制剂要用煮沸放冷的蒸馏水;②在药物容器空间的空气中,也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各种药物制剂几乎都有接触氧的机会。因此,除去氧气是防止氧化的根本措施。

  l 药物制剂中防止的一般办法是:

  ① 溶液中通入惰性气体(N2或CO2);

  ② 容器空间也通入惰性气体。目的置换空气( N2、CO2 比空气比重大),对固体药物,

  可采用真空包装;

  ③ 在制剂中加抗氧剂,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等。油溶性抗氧剂有: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BHA)、二丁甲苯酚(BHT)等;

  (四)金属离子的影响

  l 制剂中微量金属离子主要来自于原、辅料、溶剂、容器、操作用具,金属离子有铜、铁、钴、镍、锌、铅、铝等,均能加速氧化速度。

  l 要避免金属离子影响:

  ① 选用高纯度辅料;

  ② 制备过程中不使用金属器具;

  ③ 加金属离子螯合剂。

  (五)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l 空气中的湿度与物料中的水分对固体制剂的影响特别重要,微量的水能加速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l 药物是否容易吸湿,取决于其临界相对湿度(CRH)的大小。如果相对湿度(RH%)在75%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可吸收水分约20%,同时粉末溶解,这些原料药物的水分含量应特别注意。一般水分含量在1%左右比较稳定,水分含量越高分解越快。

  (六)包装材料的影响

  l 药物在室温条件下贮存,主要受光、热、水分、空气(氧)的影响。包装材料就是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包装容器材料通常使用玻璃、塑料、橡胶及一些金属。

  l 玻璃本身理化性能稳定,不易与药物作用,不透气,但注意对酸碱的稳定性,对光敏感的药物用棕色瓶。

  l 塑料是聚氯乙烯等一类高分子聚合物,要注意塑料的老化和毒性,还要注意另外三个问题:①有透气性;②有透湿性;③有吸附性;所以在产品试制过程中要进行“装样试验”,对包装材料进行选择。

  三、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

  l 以上有关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影响因素还不能包括完全,对下面的两方面作补充。

  (一) 改进药物制剂或生产工艺

  1. 制成固体剂型 如口服的液体制剂制成片剂、胶囊剂等,以水为溶剂的注 射剂制成粉针。

  2. 将药物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3.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

  (二) 将液体制剂中的药物制成难溶性盐

  2013年各地执业药师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